孙传庭能力如此强劲,为何不能一鼓作气的挽救明朝衰颓的局势?

2020-10-10 20:36:25 作者: 孙传庭能力如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盼顾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叱风云生"。孙传庭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年间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他看不惯那些阉党兴风作浪,更轻视自称九千岁的魏忠贤。

穷则独善其身,他选择离开那个浑浊而又无可救药的官僚体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懑。是金子总会发光,崇祯皇帝登基清算了阉党,请求孙传庭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命。而战无不胜的孙传庭,为什么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大明王朝?

(一)、威名远播震九州,为君赴死岁月稠

小冰河期加奇葩皇帝加东林党加后金崛起,等于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百姓们颗粒无收,又饱受战乱之苦,而朝廷却始终拿不出一粒粮来赈灾。

"怀宗崇祯元年,延安大饥,王大梁、高迎祥、王嘉胤等率众掠富家粟,有司捕之急,遂揭竿为盗"。仅仅陕西一处,就兴起了近百支起义队伍。彼时的明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自身难保。

1. 了却君王天下事,留得生前身后名

"秦之士大夫哗于朝,乃推边才用传庭,以九年三月受代。传庭莅秦,严征发期会,一从军兴法"。孙传庭是文官,他不善于率军作战。但是国家危亡,责任感促使着他主动请缨,先为朱家,解决掉叛乱这个心头大患。

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文武全才。到了榆林,开始整备新军。他制定了严格的军规军纪,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当时的闯王是高迎祥,在与明军作战中节节胜利,让他冲昏了头脑。在高迎祥眼中,孙传庭与那些酒囊饭袋无异。

高迎祥盘算的是先打下汉中,如此便能控制川西一线。可"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盩厔之黑水峪,擒之,及其伪领。而贼党自是乃共推李自成为闯王矣"。那个在大西北威风凛凛的闯王高迎祥,惨死在孙传庭的刀下。各路起义军,无不为之震动。

经此一役,孙传庭的名号算是彻底的打响了。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政策下,蝎子李等起义军首领,尽数被杀。

2. 功高震主不得信,死于悲壮寂寥中

高迎祥去世后,李自成接任其闯王职务。而孙传庭还是按部就班的对其展开清缴。这些农民军有个策略,就是打不过,就投降。等到时机成熟的是时候,再度反叛。孙传庭知道他们这一套,从来都不接受任何的主动请降。

彼时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了十几个残兵败将,主动请求投降。而孙传庭迫于同僚的压力,也一直没有展开进攻。因此,李自成得以逃入商洛山中。而一向与孙传庭意见不合的杨嗣昌,不断的上书参他,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那个被很多人吹嘘死于社稷的崇祯皇帝,丝毫没有辨明忠奸的能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各种奇葩的由头下,孙传庭被押进了暗无天日的大牢。李自成修养生息,他招兵买马,再度席卷陕西,河南大地。而明朝的那些官员们,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孙传庭再次上了战场,不过这次他没有了得心应手的部队,面对的敌人也比之前强大百倍。崇祯一昧的让其攻击,再攻击,而其他将领纷纷撤退,只有他一人坚守。最后,死在了李自成的屠刀下。孙传庭一死,再也无人可以遏制农民军的步伐。

李自成于长安建国,随后浩浩荡荡杀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死得其所。值得一提的是,崇祯皇帝到死都认为孙传庭是逃跑了,就连谥号都是乾隆皇帝给的。而孙传庭战死的消息一出,他的妻子儿女全部投井自杀。这是何其的悲壮。

(二)、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由谁算?"孙传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君爱国。他和之前的于谦一样,都是为了老朱家的江山着想,可最后都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不由得说一句,明朝不值得,崇祯不值得。那么,他的能力如此强劲,为何不能一鼓作气的挽救明朝衰颓的局势?

1. 既不是皇帝,又不得信赖

"传庭死,而明亡矣"。自从他去世以后,明军之中,李自成再无对手。他可以大摇大摆的烹福王,也可以大张旗鼓的进北京,只因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孙传庭一死,明朝的文官武将都对这个国家和那位高高在上的君王失去了信心。

假使孙传庭不死,他也不可能扶大厦之将倾。如果此人是明朝的皇帝,那么他肯定可以拯救大明;如果崇祯皇帝对其完全信任而又百分百的支持,那么他或许可以救大明。但可惜的是,他在朱由检眼中,不过是"夜壶"一般的角色。

用到的时候,就洗洗拿出来,用不到的时候,就怕他藏起来,从不愿让人看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