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一般指繁荣昌盛的时代,我国历史上曾出现多个盛世,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到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这个时期,清朝的统治处于全面的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这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
政治上,康雍乾时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社会方面,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少有的安定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总体上有所提高。经济上,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时期。乾隆时期,突破3亿。18世纪末,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份额中占到将近三分之一。但是,在盛世之下,清朝的统治也隐含着严重的危机。康乾盛世没有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开辟出发展的路径。
康乾盛世,中国人口大增长,除了中原地区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和红薯土豆棉花的大量种植有关。康乾盛世中国出现相对和平和统治阶级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关系。长期的愚民政策,和封关锁国让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康乾盛世是满洲人的盛世,不是华夏族的盛世。少数民族掌权,总是从本民族的利益出发,少了包容和大气。
康乾盛世的出现,是清朝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康乾盛世是相对于明末清初长期战乱,百姓民不聊生而言的。虽说是盛世,仅仅是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用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而言的。如果说它的出现与民众无关,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骄傲自大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骄傲态度,才使得近代中国与世界近代化潮流擦肩而过,落后于时代。孟子关于君民关系的认识,认为在历史发展中民的作用比君更重要。 《孟子·尽心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种“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才能激发出民众的创造力,而不是自我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