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三保太监”——郑和

2020-10-13 21:31:26 作者: 闲话“三保太

姚广孝 像

而在朱棣看来,郑和除了是一位穆斯林以外,同样也信仰佛教和道教。比如在永乐元年,郑和就曾经刊印佛经,并请姚广孝(道衍和尚)撰写题记,郑和自己更是姚广孝的弟子。

明代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的现象其实很普遍。而西洋之行,途径诸国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体系,这就需要一位能够包容各种文化同时存在,不会因为信仰问题产生个人主观偏见的领导者。郑和无疑是满足这点的。

郑和 画作

其次,郑和的近侍身份。

郑和作为朱棣家里的大管家,虽然并不涉及外朝政务,但也算是朱棣的自己人。朱棣要派人出海做事,肯定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人。而郑和身为朱棣的近侍,与朱棣朝夕相处,又反过来能够影响朱棣对使者人选的抉择。

最后,郑和的个人职务与胸中抱负。

郑和是内官监太监,内官监在当时又负责皇家采买。下西洋的同时,肯定也要为皇室采买各种珍稀宝物,郑和的这个官职是不二人选。

明代官员

郑和是懂军事的,从后来远洋途中的几次军事行动来看,郑和的军事能力非常强。毕竟是跟着朱棣造反起家的,毕竟是立过军功的。

郑和虽然贵为内官监太监,但并没有统军的机会。你就看朱棣这个狂热的军事爱好者动不动就亲征找蒙古人打架,再加上一群靖难功勋在后面排队,郑和这个宦官的机会真的不多。

所以能够带领几万将士作为正使出航,作为皇帝的钦差大臣,手握军政大权,这种机会郑和怎么会错过?你别忘了,他原来就是云南的贵族子弟,建功立业的热血从来不曾冷却。

明军图卷

所以郑和最后能够率领大明最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是皇帝与郑和本人共同的意愿。远航战略

大明出使西洋的正使人选确定了,我们又不禁发问,为什么要出使西洋?我们以农耕为主的经济体,并不像欧洲诸国那样有追逐财富的内在驱动,那么郑和的下西洋的确只能用政治需求来解读。

其一,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朱允炆 像

老说法了,朱棣安排了一内一外两个人寻找建文帝。在大明境内的,是胡濙;在海外的,就是郑和。这个说法可信度高,但只能算作是郑和兼着的一个秘密任务。朱棣如此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单纯去寻找建文帝,是说不通的。

其二,彰显朱棣皇位正统性。

这算是朱棣的一大心结了。不论他如何修饰,终究无法遮掩“靖难之役”是造反的举动。他编《永乐大典》,篡改太祖实录,甚至后来发动对安南的战争,其实都有彰显自己皇位正统性的考虑。

永乐大典

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途径多国,朱棣也要告诉沿途的所有人,现在大明的君主是太祖四子,而大明在自己的统治下,国势蒸蒸日上,一派盛世景象。

其三,构建新的“华夷秩序”。

这点真的不好说,我举个例子吧。

永乐十八年,朱棣派遣陈诚出使中亚,从中亚,西亚二十余个国家拉回一个六百人的外国使团。这六百来个外交官,在大明几千精锐野战部队的护卫下,来到了北京城。

下西洋场景图

朱棣先安排他们江苏,山东转一圈,因为那里富啊。接着又带回北京,让他们在京郊观摩了一个月的明军演习。当时大明的参演部队人数多达十万之众,三大营的主力全都上场,神机营更是把压箱底的宝贝都亮出来了。

效果很好。埃及的外交官回国后不久,红海海域对于东方船队的禁令就撤销了,这些国家还隔三差五地来北京给朱棣问好。

这种“四夷来朝”的成就感,就是朱棣一直在追寻的感觉。

故宫一景

宝船复原模型

该说法大概指,宝船是由四艘两千料的船组合而成。这里说的“料”,就是古代船只载人载货的容量。折合到现在的换算单位,100料大概是19.6吨。

对两千料的宝船进行数据复原之后,得出宝船长61米,宽13米,舱深近5米。

而之前南京发掘的太监洪保墓,洪保也是船队的一员,其墓碑中对宝船的描述是“五千料巨舶”,也就是说可以载重980吨。如果真实,那么宝船的尺寸还要夸张。

在远洋航行的途中,郑和也把我们的中医药知识传播了出去。27000人的出使人数,随行的船医就有200人,甚至还带着几个接生婆。

下西洋场景

你去查阅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文献,不止一次能看到郑和为当地人治病或者在当地水源投药医治土著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