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打仗动不动出兵几十万,十分随意,明清怎么十几万都费劲?

2020-10-21 12:20:41 作者: 战国时打仗动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句话绝对没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古代战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中第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要比春秋时期更加的激烈,同时更频繁,规模也更大。

各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秦楚两国甚至拥兵百万级别,其余国家也不在少数,实力最少的韩国都有步兵三十万。

在那段历史之中,随便打个仗都能出动数十万人,长平之战中,秦军更是坑杀赵军四十多万人,有趣的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个局面便结束了,打一场仗,似乎出动十几万人都非常费劲,这是因为什么呢?

明清时期,打仗如果出动十几万人,便已经是极限了,如果继续增加兵力的话,朝廷则是非常吃力的。

首先,就拿《史记》这本书来举例,这本书在我国史书中地位非常高,里面也有许多珍贵的内容,可问题是司马迁在写的时候有很大的局限性。

那些事都不是司马迁自己经历的,他是根据各种文献来参考的,秦灭六国之后,把其他国家的史料等书籍全部烧毁了,这里面自然包括关于当时各种战役的记录。

司马迁在写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只能来自于秦朝的史料,因此人数可能有问题,其实也很正常,毕竟秦朝作为胜利者,在自己写的时候,将人数夸大一下也很正常。

关于这一点其实很好论证,比如说刘邦和冒顿单于的白登之围,冒顿单于带着四十万的精兵,将刘邦围在了白登山。

七天之内,汉军内外不能相互救助军粮,双方的损失都很大,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先不说刘邦的军队,匈奴四十万精兵从何而来?

匈奴在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他们作战凶悍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突然拿出来四十万的士兵很明显不现实。

有意思的是,在《史记》中,凡是司马迁自己经历过的事,他都写的非常清楚,在一些战役的描写在小细节也会专门写出来,自己没经历过的便有一点模糊。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人写史书似乎都喜欢夸大数字,而且很多都是脱离现实的夸大,到了离谱的地步。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晋朝的史料之中,对纣王建造的鹿台描写是高达千丈,这很明显不可能的,因此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描写,写史书时肯定是有夸张的写法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士兵的兵源组成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士兵数量高于明清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如果碰到战争,凡是适龄的都会被编入军队作战,可以理解为全民皆兵,这样的环境下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会冲往前线,人数多不奇怪。

明清则不同,明清和战国时期的历史环境不同,明清时期的军人全是职业军人,他们是不参与其他事的,除了打仗就是训练,朝廷专门养着他们,所以人数肯定是在一个范围内的,如果人数太多了,朝廷负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