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咧两晋(三八)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并非安抚王恭,而是争夺皇帝

2020-10-21 12:21:01 作者: 胡咧两晋(三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张贵人弑杀后,东晋朝廷再次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而这次政治斗争的波及面非常大,引发了朝廷和外藩的多次战争,让东晋彻底走向灭亡。根据史书记载,这次政治斗争是从会稽王司马道子和前将军王恭之间展开的,挑起这次争斗的是司马道子的心腹中书令王国宝。王恭以诛杀王国宝为由起兵攻打建康,拉开了外藩和司马道子之间战争的序幕。虽然司马道子被迫杀王国宝息事宁人,但并没有让战争平息,反而给外藩军队得寸进尺的机会,最终导致东晋在内外交困中灭亡。

从史书的记载来分析,王恭和司马道子的矛盾实际上是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主相相持"的延续。前文讲过,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最有权威的皇帝,他利用谢安对其的尊重和扶持收回了皇权,让东晋皇室掌控了朝廷。司马道子就是在司马曜收回皇权的过程中崛起的,他以会稽王的身份掌控朝政大权,成为了司马曜在朝中的代理人。然而淝水之战后,在司马曜和司马道子的构陷和胁迫下,谢安及其家族逐渐退出东晋朝堂,掌控朝政大权的司马道子便与司马曜发生了冲突。两人开始暗中争夺朝权,这便是史书上说的"主相相持"。

从表面上"主相相持"看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斗争的主体是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而实际上动手的都是他们背后的势力。以王恭为首的外藩势力是司马曜控制朝廷的重要抓手,他们拥有强大的军队,驻扎在青州、兖州、雍州、荆州等战略要地,遥控朝廷的重要事务。而司马道子身为王爷和宰相也有自己的班底,中书令王国宝便是其心腹,除此之外豫州刺史庾楷、谯王司马尚之等也都是他的人马。在司马曜在世时双方明争暗斗,最终司马曜占据了上风,朝廷中关键职位都安插了他的人,就连王国宝都改变阵营,形势对司马道子非常不利。

司马曜突然遇刺身亡后,东晋朝廷的权力格局大变,出现了内外相持的局面。当时皇太子司马德宗被拥立当了皇帝,这便是晋安帝。晋安帝是出了名的无能,比晋惠帝司马衷还夸张,连冷热寒暑都不知道,生活也不能自理,全靠琅琊王司马德文照顾。于是晋安帝在朝中就成了傀儡皇帝,被司马道子等大臣操控,朝政大权便落入了司马道子之手。王恭是司马曜皇后王法慧的哥哥,靠着这层关系被司马曜宠信,成为其势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司马曜死后,朝权被司马道子掌控,占上风的王恭突然落入下风,于是两人的矛盾不断加深。

司马道子和他的党羽掌控朝廷大权,经营着以将康为中心的三吴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王恭则以国舅爷的特殊身份号令外藩,青州、兖州、雍州、徐州、荆州等地的军队都推其为盟主,对朝廷的诏令阳奉阴违。双方谁也不服谁,在东晋形成了内外相持的政治格局。

为了对付王恭,司马道子的心腹王国宝出了个主意,请求朝廷下令削减王恭的兵权,并让朝廷派人逐渐替换各地驻军的将领。这个主意顿时引发了火药桶,于是在王恭的号召下各地组成联军出兵建康,表面上的理由是诛杀奸臣王国宝,实际上是为了争夺东晋朝廷的控制权。

当时加入王恭联军的外藩将领很多,其中便有荆州刺史殷仲堪、南郡公桓玄、北府兵首领刘牢之等人,几乎集中了东晋所有的精锐军队。所以司马道子感到很恐惧,便派谯王司马尚之捕杀了王国宝和他的弟弟王绪,主动向王恭妥协。于是王恭撤兵驻守进口,这场战争在朝廷其他重臣的斡旋下才没有打起来。可是战后司马道子并没有收敛,而是派遣王国宝的弟弟王愉出任江州刺史,并从豫州刺史庾楷处分离出四个。这个操作再次引发了内外矛盾,王恭带着外藩联军又一次攻打建康,战争波及面不断扩大。

历史上对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向王恭求和的做法有着公论,都认为这是司马道子息事宁人,惧怕王恭的外藩大军才进行如此操作。然而从第二次战争的起因来看,很显然司马道子并不像是惧怕王恭大军的人。如果他真的惧怕王恭,为何启用王国宝的弟弟王愉为江州刺史,又让王愉去瓜分庾楷的地盘?面对王恭和庾楷等人再次起兵,司马道子没有再采取息事宁人的策略,而是派世子司马元显出兵迎战,结果一战击破王恭,解除了建康的危机。由此可见,史书上和很多学者认为司马道子畏惧王恭的判断是有问题的,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

史书上对司马道子的评价很低,认为他是个昏聩无能的王爷,所以才致使东晋朝政败坏,在内乱中被桓玄篡位,使得国家灭亡。可是仔细推敲,其实这种逻辑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并不是客观的分析问题。诚然司马道子专权是东晋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他没有点能力怎么可能独揽大权?在谢安执政的时代,他被司马曜任命为中书令分摊谢安的权力,最终逼迫谢安放权下野,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虽然谢安不屑于政治斗争,但也不是好欺负的,司马道子能完成这个目标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