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护照曝光,国虽疾弱,但护照上的这句话,却相当的硬气

2020-10-21 15:28:17 作者: 晚清时期的护

晚清时期,国力衰微,人们既承受着清政府当权者的怒火,又承受着西方的枪子。在严重的屈辱下,中国人民被压完了脊梁,但幸好,清政府在护照上还是保留了底气,虽然上面的字读起来依旧有点扎心。

要说中国的护照来源,要追溯到很久之前,比如说《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中拿的通关文牒,就是那时的护照,这主要是为了证明身份,在关键时刻能予以关照。当然,在古代,护照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说符、过所、度牒等。

护照主要还是清朝的称呼,在17世纪时,人们就纷纷拿着护照出国,但是当时非常简陋,因为纸张也并没有那么精美,主要是也在上面印了很多字,来表示时间和地点以及相关事宜。当然,这个护照并非人人都有,而是用一张纸就能带一大片人出入境。当然,早期的时候清朝闭关锁国,但这也并非全封闭式,有个别的地方国人和外国人都可以出入,所以这种信函还是非常方便重要的。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到了晚清,中国与西方诸国来往得更加密切,因而护照也成为了尤为重要的东西,方便出入国门。但是这时候,护照依旧不能完全证明身份,因为它上面只有文字描述,而没有图片,因而别人拿了也是一样的用处。

当然,虽然中国那时候国力衰微,但是上面也写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大意讲的是,如果拿着护照过境,查了就可以放人了,而且应该要按照护照的规定来保护人,不应该为难人。这句话虽然语气温和,但是也展示出了强硬之风,上面的话完全能让中国国民看了有底气。

可惜的是,西方诸国那时已经有点看不起中国了,面对中国人时。他们很多人都会用鼻孔看人,因而他们经常会漠视这张护照,而中国人还是会被为难,清政府也没有办法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到了1919年,中国才开始颁布有照片的护照,护照才开始变得正式多了。当然,这主要是归功于照相技术的发展。当然,能办的起呼呼照的基本都是有钱人,普通百姓如果要出国,几乎是很困难,所以绝大部分人会选择偷渡。

而等到1929年,我国的护照分为了三种,一种是外交护照,一种是官员护照,还有一种就是普通护照,其中第三种用得最多,因为那时候出国的人几乎都是留学生。

1949年以后,我国的护照更加严格。最关键的是,不同于积弱的晚清时期,这时候的护照是真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因为只要看到中国两个字,我国就会坚定地保障我们子民的安全。而上面写的那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才真正地给了我们无穷尽的底气。

归根结底,护照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也能看出这个国家的世界地位。从晚清到如今,我们要感谢很多人的付出,才能再有腰板挺直的一天。当然,我们也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可走过去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