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汉文帝还节俭的皇帝,中年起不与女人同屋,亡因被后人嘲笑千年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比汉文帝还节俭,中年时便赶走妃嫔,不与女人同屋,在位数十载,死亡原因却被后人嘲笑了千年。
汉文帝是汉朝有名的皇帝,因为汉初刚经历过三国之乱,国力贫困,所以汉文帝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多次减免田租田税,带头过着简朴的生活。
本文的主人公梁武帝萧衍,也曾经被历史学家钱穆称赞为"俭过汉文",对梁武帝称赞不已。历史上的皇帝,应该没有比梁武帝更节俭的了,他"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身为皇帝,一个帽子戴了三年,一条被子盖了两年,这种"苦行僧"式的皇帝,古往今来也就梁武帝一个人。
梁武帝萧衍也确实做出过许多令后人称道的功绩,也属于能文能武的全才皇帝。
萧衍原先镇守边疆,在路途遥远、援兵较少的情况下,能够以边境之力推翻前朝齐的统治,这在东晋南朝历史上属于唯一的一次,这种智慧与谋略获得后人称赞,比如唐朝名相魏征在评价萧衍这件事情上便称他为"雄才大略"。
有的王朝虽然推翻了前朝的统治,但是很快又灭亡,可梁武帝萧衍不一样。萧衍建立梁朝后,结束了之前多年动乱的局面,妥善处理朝政,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太平局面,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俨然一派王道乐土的景象。
萧衍在军事能力方面也有过人之处,当初起兵进攻建康,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齐上阵,硬是以边境之力攻下齐朝都城,战略战术运用纯熟。北伐时也多次取得大捷,击败北魏,收复一些失地,尤其是第一次邵阳洲大捷,令魏军伤亡二十多万人,巩固了梁朝的统治。
对于北方边境的守卫,后人多以侯景叛乱为由批评梁武帝"引狼入室"。其实在此之前,梁武帝重用过北来的降将元树、羊侃、元法僧等人,并且"用人不疑",北方降将也感念梁武帝知遇之恩,忠诚守卫边疆。只是后来侯景隐藏很深,心机重重,梁武帝晚年昏聩,结果才酿成了引狼入室的悲惨结局。
梁武帝时期,南方文化迅速发展,尊师重教,文人素质提高,连北方传统的文化中心如长安等地,都羡慕南方的文化发展。这首先攻归于梁武帝本人对文化的重视,与其他皇帝不同的是,梁武帝非常喜欢读书写作,留下许多著作。
然而,梁武帝对于佛教的痴迷,最终酿成了苦果。其实很多朝代都推崇过佛教,比如唐朝的武则天,但是应该要有一个度,梁武帝显然没有把握好这个度。
当时整个梁朝到处都建有佛塔,僧人尼姑不计其数。当时梁朝奢靡之风盛行,腐败风气严重,梁武帝也察觉出了其中弊端,推行佛法的目的也是想以上率下,净化风气。可是梁武帝并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结果如同饮鸩止渴,再加上梁武帝晚年重用小人,远离忠臣,最终造成积重难返的恶果。
梁武对于佛法的痴迷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甚至脱下黄袍去寺庙里出家为僧,"舍道事佛",还从佛经中找到僧人不能吃肉的典籍,从此以后中国僧人只能吃素。大概在五十多岁时,梁武帝还赶走了妃嫔,"不与女人同屋",节欲修佛。
梁武帝重用降将侯景时,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可是梁武帝一意孤行,结果侯景后来果然起兵造反。面对叛乱,梁武帝不仅没有力挽狂澜,反而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基本交由皇太子萧纲处理,自己则专心做起了"和尚",斋戒祈福,试图用佛法的力量来阻止侯景叛乱。
梁武帝的亡因,也成了后人嘲笑千年的把柄。在都城被攻破之时,他依然只顾念经,让援军按兵不动,并且一一答应了侯景的无理要求。最终,梁武帝被困在台城,活活饿死,死时86岁,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了。
对梁武帝萧衍的评价,我们应该持中肯的态度。梁武帝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建立梁朝、开疆拓土方面积极有为,前期治理朝政多有成绩。他对于繁荣江南文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江南文化从此长久领先。他虽然"佞佛",却也推动了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梁武帝后期听信谗言,重用小人,沉迷佛法,庸碌无为,导致国破人亡,令人唏嘘感慨。
最后,引用两句古诗词来概括梁武帝萧衍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一是《诗经》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另一句是魏征的"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资料来源:1.钱钟书《管锥编》;2.司马光《资治通鉴》;3.赵以武《试论梁武帝一生事功的成败得失》;4.曹道衡《论梁武帝与梁代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