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经典的两首写庐山的诗,一首前无古人,一首后无来者

2020-10-23 17:27:42 作者: 史上最经典的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

李白和苏轼,分别代表了唐诗和宋词的最高水平,究竟他们谁的才华更胜一筹,这是一场跨越千年却始终没有定论的争论。

李白,那个站在唐诗最高峰的男人,睥睨天下,伸手可摘星辰,反手可覆彩云。他腰胯宝剑,手持美酒,摇摇晃晃,饮一份月光,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苏轼,那个从小以范滂为偶像立志成为时代巨人的男人,胸怀天下苍生,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手持竹杖,脚踏芒鞋,一步一步走向宋词的最高峰。浓墨一挥,就半个富宋。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况且苏轼一直是以李白为偶像的,并没有想要和李白一较高下,反倒是各类好事的吃瓜群众老是将苏轼和李白两人比较,非要争出个你高我低来。

然而幸运且巧合的是,李白的谪仙之才和苏轼的绝世才华曾有过一次正面交锋,这中间跨越三百余年。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兜兜转转来到了江西庐山,眼前的美景让他文思泉涌,饮一口陈年老酒,一首千古名篇横空出世,直至现代依然响彻华夏大地。

这便是《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李白不愧是谪仙人,短短28字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奇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完让人觉得庐山瀑布如在目前。

李白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瑰丽,语言生动形象。苏东坡十分喜欢这首诗,曾盛赞“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世人都以为庐山有了李白的诗歌,后来的人都再难以望其项背。

的确,在《题西林壁》诞生前的三百余年间确实如此,但当苏轼带着他的《题西林壁》破空而出,人们便再也无法忽视宋诗的成就。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了他的逸兴壮思,也想起前朝诗坛泰斗李白曾留诗于此,但他毫无畏惧,跳脱出写景的桎喾,充分结合宋诗的特色,独辟蹊径,一首千百年来最著名的哲理诗就这样诞生了。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苏轼这首诗也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一流写景诗,但它更是一首哲理诗,短短28字将哲理蕴含于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妙不可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诗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宋朝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到了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毫无疑问,若论写景,历史上恐怕没有人能超越李白,但谁又能说充满哲理的《题西林壁》就不如《望庐山瀑布》呢?

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而唐诗和宋词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两座高峰。很庆幸唐朝有了李白,很庆幸宋朝有了苏轼,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才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那么各位书友,李白和苏轼,谁才是你心目中的千古第一奇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