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2年,司马昭自感时日无多,儿子司马炎又大不成器,只好抓紧时间为他扫平篡位障碍。篡位得一步步来,需要先称公、再称王,然后名正言顺接受禅让,这也是曹操当年的办法。要想称王,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要拿战功,就得灭蜀或灭吴。司马昭认真分析一番,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于是决定先灭蜀。
此议一出,朝臣哗然,都表示反对,征西将军邓艾更是数次上书,灭蜀时机未到。邓艾虽能征善战,却是个纯粹的武人,哪里能猜得到司马昭的心思。唯独钟会深得上意,全力支持司马昭灭蜀。二人心照不宣,灭蜀主将自然由钟会担任。
钟会为何能猜中司马昭的心思呢?很简单,钟会和司马昭是同一类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钟会是前朝太傅钟繇幼子,出身名门世家,一心只想搞事业,三十八岁了都不娶妻,儿子钟邕还是从大哥钟毓那儿过继来的。
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统帅十八万大军灭蜀。钟会的哥哥钟毓跑来对司马昭说:“我弟弟才智过人,野心不小,此去必反。”司马昭笑道:“若将来果如此,则吾只治钟会之罪,不累及钟氏一门。”西曹属邵悌也说:“钟会难信,不可令行。”司马昭笑道:“灭蜀之后,将士人人思归,即使他想图谋不轨也无能为力。”
魏军来势汹汹,动作迅猛,姜维还在沓中屯田避祸,魏军就攻破了阳安关,占领汉中全境。姜维救援不及,只好退守剑阁,卡住金牛道。钟会十五万大军被堵在剑阁寸步难行,老将邓艾献上偷渡阴平之计,亲率三万士兵绕过剑阁直奔成都。经过二十多天艰难跋涉,魏军如神兵天将出现在成都城外,刘禅无心抵抗,自缚双手出城投降。
姜维在剑阁听闻刘禅投降,气得拔剑砍石,无奈之下降了钟会。钟会野心虽大,但不懂得掩饰,不止钟毓、司马昭,连姜维也能看出来。在姜维的鼓动下,钟会的野心越来越膨胀,先是陷害邓艾父子,又密谋率军袭击长安。然而兵法有云:归师勿遏,魏军将士归心似箭,哪肯随同钟会造反?钟会与姜维密谋杀掉军中高级将领,直接掌控军队,谁料谋事不密,魏军作乱,钟会与姜维俱死于乱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