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女孩子教育程度怎么样?无才便是德,与宋代小姐姐没关系

2020-11-04 20:36:38 作者: 宋朝的女孩子

有人说,老祖宗传下来一句话叫“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真的追根溯源的话,就会发现这句话源于明朝,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总共不过几百年。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主要的人文思想精髓皆出于两千多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换言之,咱们正儿八经的老祖宗,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并且在行动上,更不屑于做这样的事。

明代的老学究们散布这样的言论,目的是要剥夺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就历史的发展阶段而言,明朝已经进入中国古代文明的下行阶段。文化发展已经越来越保守,并且对人们思想的桎梏日益加深。不要说对女性,在明代就是对男性,也要接受以“伪圣人”朱熹的理论为原则的教育,以便控制和禁锢人们的思想。

有人说,从明代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态度上,就能看出那是一个传统文化行将没落的年代。如果那个时代的统治者,或者教育界,不出点“幺蛾子”,恐怕还真难以把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推到下坡路上。

但凡盛世,一定是文化上的包容,与教育中的开明并存的。强汉盛唐都是以文化的交流与开明而著称的,虽说是男权时代,但并不限制女性受教育,而到了经济最为繁荣的宋代,女性的教育则更为普及,甚至可以说,宋人为了教育好自家的女儿,也是很拼的。

一、世家的女儿,如能受到良好的教养,好夫君可以随便挑

宋代是以文人执政为主流的社会,官宦人家是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在宋代可以读书的并非只有男子,但凡有一定社会威望或者经济能力的家庭,都很重视对女儿的培养。

宋代文献中载:“近世妇女多能诗,往往有臻古人者。”也就是说,宋代的女诗人是很多的,而且水平相当高,很多都不亚于前朝的作者。可见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并非一个特例,她只是众多优秀女诗人中的佼佼者。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正是由于宋代有重视女孩教育的社会风气,才让李清照有了成才成家,脱颖而出的可能性。

不过与现代社会女性受到的独立自主的教育不同,宋代官宦人家培养女儿的目的,主要还是希望能够让女儿嫁一个好夫婿。比如说李清照嫁给赵明诚,能够夫妻恩爱,琴瑟和鸣,除了他们一个是吏部侍郎的儿子,一个是礼部员外郎的女儿,门当户对外,更是因为赵明诚倾慕李清照的才华,并且两人趣味相投,志同道合。

即便是普通殷实人家选媳妇,也是首选知书达理、才艺俱佳、教育背景良好的女孩子。比如宋朝还有另外一位才女王琼奴的经历,就很有说服力。王琼奴的家世虽然没有李清照显赫,才名也不如李清照,但她的作品《答外》也是一首迄今广为流传的佳作:茜色霞笺照面赪,玉郎何事太多情。风流不是无佳句,两字相思写不成。

书归正传,王琼奴的身世颇为曲折,她两岁时,生父病逝。母亲带着年幼的琼奴改嫁富商沈必贵,沈必贵见王琼奴聪明可爱,甚为疼爱,视如己出,并为她聘请了当时最好的老师做家教,悉心培养。王琼奴十三、四岁时,便“雅善歌词,兼通音律,言、德、工、容四者咸备,近远争求纳聘焉。”

也就是说,因为王琼奴受到的教育好,从文化修养到言谈举止都非常出色,所以提亲的人踏破了沈家门槛子,大家都想求得这样的好姑娘做自家的媳妇,想来沈必贵两口子也是挑花了眼。后来在族人的提点下,沈必贵决定搞一次“择婿”面试,比仪容比才华,最终才把女婿的人选确定了下来。

可见在宋代,选媳妇的标准可不是“无才便是德”,而是要德才兼备才是“国民媳妇”的最佳人选。

二、普通家庭更注重女儿职业技能的培养,既有面子,又能经济独立

有人说,你前面说的要不就是官宦家庭,要不就是富裕人家的女儿,自然有条件从名师,在琴棋书画上有所造诣,那普通人家的闺女,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吗?答案是:能,在宋朝还真的能。

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被分成了学院教育和高职教育,宋朝的女孩子受到的教育里,也有类似的区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自然可以像李清照、王琼奴那样主攻琴棋诗画;家庭条件一般的,也可以主打技术牌。

宋代是一个社会整体富足,并且非常讲究生活品质的时代,大户人家中经常会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高品质的家政服务,比如:茶道、歌舞、棋艺、茶道、戏剧表演、缝纫刺绣、服装设计、厨艺等等,而提供这些家政技术服务的主要都是女性。

宋代的普通百姓家里,并没有后人想象得那样重男轻女,甚至在南宋时期的江浙一带,普通市民中还流行着一种特殊的风俗:家中生了男孩,大家的反应就很平平,而生了女儿,反倒悉心照料,视为掌上明珠。

并且等小女孩长到了一定年纪,家中便开始寻找师傅,除了简单而必须的识文断字外,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天分修习一门才艺。等女孩子成人后,可以凭技术,应聘到官宦或大户人家做“本事人”,比如成为小姐伴读、棋童、琴童、针线人、茶艺师、职业演员、厨娘等等。这些工作在当时市井阶层,都算是很体面的营生,并且收入相当丰厚。

在这些高薪职业中,地位最低,也是从业人数较多的就是厨娘,即便如此,一名优秀厨娘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江行杂录》中记载,有位退休的太守,怀念在京都时享用过的美味佳肴,于是就特意托人从京都请来一位厨娘,在家乡摆谱儿,办了一次酒席。他请来的这位厨娘不仅“年可二十,能书会算,颇具姿色”,而且举止文雅、厨艺惊人,宴客当天出自她手的菜品皆“馨香脆美,清新细腻,食者筷子举处,盘中一扫而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