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扬州人都该铭记的人,更被称为“明朝的文天祥”

2020-11-07 20:35:24 作者: 每个扬州人都

明末清初扬州陷落以后,民族英雄史可法行踪成谜。

有人说史可法以身殉国;

亦有人说史可法逃过一劫自此隐姓埋名。

那么,史可法的下落究竟为何?

史可法的祖上曾在朱元璋麾下担任锦衣百户,锦衣卫这个职业我们都清楚,虽然官职不高但每个都是深受当权者宠信的近臣,因此,史家在明朝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

史可法的祖父生于万历年间,曾考中举人,担任一方知州。史可法的父亲倒没有功名在身,老实本分地过了一生。史可法出生时,其祖父曾对他寄予厚望,说此子定能使“我家必昌”。

然而,史家是否兴旺先放在一边,史可法出生后国家便陷入内忧外患。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围困京都,将崇祯帝逼死在煤山的一棵老歪脖子树上。史可法等一众爱国将领苦心支撑的大明江山,在一夜之间改名换姓。然而,李自成也没能坐稳江山,入主京城后还不到一个月,吴三桂便带着清军打上门来。满清坐收渔翁之利,成了乱世中最大的受益者。

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在多尔衮的调遣下,率军自西安直取东南,直插南明弘光朝的腹地。一时之间,福王朱由菘麾下的文臣武将人人自危。此时的史可法身为南明东阁大学士,是南明最后的栋梁。史可法主动请命督师扬州,捍卫最后的社稷。

在入主中原之际,多尔衮制订了一系列的怀柔政策,其中,就包括诱降史可法这样的顶梁柱。听闻史可法坐镇扬州后,多尔衮立即修书一封,指出史可法等人所拥立的福王并非正统,希望史可法能帮助满清说服朱由菘主动退位归藩。

甚至,为了让史可法就范,多尔衮还开出了不少福利待遇,他承诺对待史可法会像对吴三桂一样“列爵分土”。同时,多尔衮刚柔并济,在做出许诺后又警告史可法若执意不肯归降,则“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南国安危,在此一举”。这封书信名为劝降,实则是对史可法及南明下达的最后通牒。

史可法自幼受儒家教育,奉行“君子死社稷”的初心,自然不肯归顺异族政权。对于多尔衮的延揽,史可法表示“法处今日,鞠躬致命,克尽臣节”。然而,此时的史可法仍怀揣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希望能与满清同盟,先驱除内患,是为“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南明朝廷仍对满清缺乏足够的认识,天真地相信了多尔衮打出的怀柔牌。

过了几日,一桩突发事件终于让史可法警醒。

江北四镇将之一的兴平伯高杰,被总兵许定国诱杀。显然,许定国已受多尔衮收买,成了背叛南明的叛徒。本次事件让史可法看清了满清的嘴脸,深感若不做好统筹,不日清兵便会挥师南下。为了抗击虎视眈眈的满人,史可法巩固了河防,在沿河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加派兵将。

然而,史可法还是慢了一步,二月初八多铎的军队就已杀到南京,并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拿下了颍州及归德。可以说,多尔衮的怀柔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收效,南明在几乎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沦陷大量领土。四月十九日,清军已将扬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的满清仍打着怀柔的主意,希望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扬州城。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多尔衮指挥多铎坐镇扬州城外按兵不动,同时命多铎派遣使者继续延揽史可法。为了表示对史可法的敬意,多铎在书信中以“史老先生阁下”尊称,希望史可法能够弃明投清。

史可法收到书信后,原封未动地将其转呈南明朝廷,以示自己绝无反叛之心。再后来,多铎先后多次写信招降史可法,可史可法每次都“皆不启,投之火中”。见书信无法打动史可法,多铎又派降将李遇春来到扬州城中,说服史可法归降。

史可法痛恨通敌叛国的李遇春,怒斥其行为愧对大明天子。李遇春说道:“公忠义闻华夏,而不见信于朝,死何益也!”听闻此言,史可法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的怒火,命令属下万箭齐发,射退了李遇春。在李遇春等人劝降未果的情况下,多铎终于意识到史可法是无法买通的,因为,他已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打算。于是,多铎与史可法彻底撕破脸皮,下令清军猛攻扬州城。

因清军势大,扬州守军士气低迷,所以攻城战只持续了短短数日。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破了扬州城,并在巷战中清剿了南明守军。多铎恼恨扬州城军民同仇敌忾,与自己做对到底,于是便纵容属下烧杀淫掠,造就“扬州十日”的悲剧。

那么,史可法究竟去了哪里呢?

有人说史可法在破城那天就已出逃,不知所踪。不过,史可法逃出生天的过程,史学家各执一词。有学者认为,史可法缒城出走,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参考了计六奇在《明季南略》中的说法:“四月二十五日,清兵诈称明总兵黄蜚的援兵到,史可法令开西门放行,清兵进城,即攻击明军。史可法于城上见此状况,知无可挽回,即拔剑自刎,左右相救,遂与总兵刘肇基缒城潜去。”

还有一种说法是史可法“跨白骡出南门”,当然,这种说法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质。乾隆朝《江都志》中记载了一些扬州风闻,其中就有史可法骑骡出城的传说。

在扬州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相公誓死犹饮泣,百二十骑城头立;

瞬息城摧铁骑奔,青骡一去无踪迹。

史可法若已逃出扬州城,他究竟去了哪里呢?

计六奇在顺治六年曾在旅途中偶遇一嘉兴人,据此人说他便是当年扬州十日事件中的幸存者,当时破城之后清军在城内搜索史可法的下落,却未找到这位南明名将。许多文献都参考了这一说法,认为史可法在扬州破城后不知所踪。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