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亚历山大一世与中国的嘉庆的异同

2020-11-08 19:34:13 作者: 俄国的亚历山

正像康熙和彼得一世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一样,罗刹(就是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一世沙皇,和中国清朝的嘉庆皇帝,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国的嘉庆)

(罗刹的亚历山大一世)

对于中国的嘉庆和罗刹的亚历山大一世来说,在他们登上帝位之前,他们都是生活在他们的父祖辈的阴影里的,这对于他们的性格,形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他们在即位以后,都是一样的对前朝的积弊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嘉庆在亲政后,立即查抄了大贪官和珅依靠贪污受贿所得来的家产,并勒令和坤“自绝于人民。”同时,嘉庆也严令民间但凡是有冤屈的,可以向官方申诉,地方官不得阻挠。同时,嘉庆对康乾时期严苛的文字狱现象,也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放松,因言(文)获罪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知识分子的处境,较康乾时期还是显得宽松多了。一时间,暮气沉沉的清王朝,竟然出现了些许的振兴之气。然而,嘉庆对清王朝的些许改革,并没有让这个腐朽老化的政权,出现太多的、积极的变化。和它的父祖们一样,嘉庆的对外态度,仍然是一如既往的闭门谢客,拒不来往。这样做固然是避免了外夷洋妖的魔爪对中国的染指,但是它也让中国失去了和外国进行平等的交往的机会,进一步的使中国继续隔绝于世界文明的潮流之外。

(亚历山大一世的一幅画像。)

而亚历山大一世就不同了,亚历山大在它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当时的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思想,它的眼光要比嘉庆开阔得多。当它登上帝位时,正是法国的拿破仑一世风头正劲的时候。那时的罗刹虽然体躯庞大,但是相比于正在竭起的法兰西雄狮,罗刹的势力仍然显弱势。在经过了和拿破仑一世的几次较量之后,技逊法国一筹的罗刹,被迫以弱者的姿态,和法国签定了《蒂尔西特和约》,部分的满足了法国对罗刹的要求。但是,罗刹仍然拒绝完全的向法国屈膝,这就为后来的法罗战争,埋下了伏笔。

(罗刹与法国交战时期的绘画作品,当时的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相比于西方已经是大大的落后了。)

眼看着东边的这头狮子始终不肯完全的向自己屈膝,盛怒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亲自率领五十万的精锐之师,在1812年的秋季,向罗刹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然而,这一次的命运之神,已经不再青睐贪得无厌的拿破仑帝国了。亚历山大一世把军队的指挥权,下放给了久享盛名的库图佐夫,让这位德高望重、深孚重望的元帅,去承担罗刹抗击法国的军事入侵的重任。而库图佐夫也不负亚历山大一世和罗刹朝野的厚望,采用了边打边退,并坚壁清野的战略方针,让已经深入到罗刹的欧洲腹地的法国军队,居无定所,衣食无着。1812年的初冬,在法国军队已经逼近了罗刹旧都莫斯科的时候,库图佐夫果断的下令烧毁整个莫斯科城,不把一粒粮食和一间房子留给法国军队。在罗刹军民的沉重打击,以及罗刹冬天的严寒的摧残下,入侵罗刹的法国军队,死伤累累,士气低落。孤立无望的拿破仑一世,被迫率军从罗刹的国土上撤离。然而,拿破仑一世的噩梦并没有到此而结束。欧洲各国眼见拿破仑一世这头昔日的雄狮,退化成为了一只病猫,于是都联合了起来,向法兰西第一帝国落井下石了。1814年,亚历山大一世在万众的瞩目中,在罗刹军队的筑拥下进入了巴黎城。而亚历山大一世,在此刻也达到了他人生的高峰。

(罗刹人焚毁了莫斯科城,让拿破仑一世的军队在罗刹境内衣食无着、饥寒交迫。)

(法罗战争的一个场景。)

(亚历山大一世进入巴黎。)

贪婪是罗刹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特性,亚历山大一世也不例外。早在法罗战争爆发前,亚历山大一世就不断的向它的邻居扩张,又为罗刹增加了大片的领土。其中,波斯(就是伊朗)、土耳其和瑞典为罗刹献上了大片的领土。对比于亚历山大一世的贪婪无度,中国的嘉庆却是对中国的那一亩三分地,有点弃之不问了。早在嘉庆的父亲乾隆在位时就拱手让人的第一大岛库页岛,嘉庆同样的也是一样的不闻不问,听任罗刹和日本这两个强盗,在中国的最大岛屿上争来争去,残害生灵。而浩罕、布哈尔、哈萨克等国对新疆的蚕食,也在嘉庆时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罗刹也正在极力的向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进行渗透,嘉庆也是采取了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中国西北部(新疆、唐努乌梁海、科布多)的边疆危机,在乾隆嘉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后来的中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纪》等条约的签定,不过是罗刹对中国西北部侵略经营多年的事实的确认而已。与罗刹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四处经略相比,嘉庆的最大“武功,”就是镇压了此起彼伏的中国国内的农民起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