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肃宗李亨对四起事件的处理,看他的手腕灵活性

2020-11-08 20:36:07 作者: 从唐肃宗李亨

一、李亨先斩后奏的称帝,让唐玄宗不情愿

唐玄宗的太子李亨是个从小就被苦其心志的人,他本人是老三,因此没有资格成为太子。由于当时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要弄权,害死了前面两个哥哥,于是李亨成了老大。

李亨的名字也被改过好几次,他最初的名字叫嗣升,十六岁时叫浚,二十四岁时叫玙,二十七岁成为太子时是绍,三十一岁以后才固定了名字——亨。

这样的经历,似乎注定了李亨的不寻常。

李亨确实不寻常,他本人头脑很聪明,记忆力非常好,而且还有军人的勇武。智商高又有勇武,是成为英雄的基础。可是在更加雄才大略又喜欢权力的唐玄宗面前,李亨表现得懦弱,没有一点太子的英武,让唐玄宗感觉李亨的唯一优点是听话,而这正是唐玄宗希望看到的。

李亨的懦弱,还让安禄山看不起,可是看不起李亨的安禄山,却被李亨一眼就看出有反心。李亨将他对安禄山的看法告诉了唐玄宗,可是唐玄宗不信。

结果,安禄山的15万精锐杀进了长安最后一道天险潼关。

无奈的唐玄宗只能带着荣登中国四大美女排行榜的杨贵妃和宰相杨国忠,以及李亨往四川跑。

到了马嵬坡,唐玄宗献出了杨贵妃和杨国忠后,脑袋似乎清醒了,他和李亨又想到了一处,两人都认为一同跑不是上策。

于是,李亨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李椒、李倓,还有2千军队离开唐玄宗主力,掉头往北。李亨一行的历经有惊无险,终于抵达朔方郡的灵武(今青铜峡)。抵达灵武的李亨立刻就一改之前的唯诺,自称皇帝,封远在四川的父亲唐玄宗为太上皇。

李亨成了皇帝,就是大唐的唐肃宗,一个新的大唐朝廷在朔方出现了。

尴尬的是,李亨在灵武称帝后的第四天,在剑州的唐玄宗就向全国发出一条命令,命令中仍称李亨为太子:“以太子(李)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阳。”

直到三十日之后,唐玄宗才得到李亨称帝的消息,他心里非常不爽,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可是,唐玄宗并不希望就此罢休,他还想夺回失去的权力。

唐玄宗的行动,就是扶持永王李璘坐大,和李亨抗衡。

李亨面临称帝以来的第一个考验。

二、对唐玄宗谋划李璘叛乱的处理

李璘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公元756年6月,李璘被唐玄宗封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采访使,江陵郡大都督。

就在李亨在灵武登基的公元756年7月,李璘到了襄阳。2个月之后的9月,李璘在江陵招募了数万军队,并大力增加官署,又在江淮地区大力增加赋税,在江陵的物资堆积如山,费用耗费无数,并设立谋主,有和李亨对抗之势。

唐肃宗李亨见李璘在江陵乱作为,立刻让他离开江陵回蜀地唐玄宗身边。之所以让李璘到蜀地,而不是到自己身边,其实意图很明确,只要他离开江陵就既往不咎。

李璘不但不领命,反而于12月率领水军东下广陵,准备夺取江东。李璘之所以如此,他的话已经很明确,他只听上皇唐玄宗的。

李璘已经拥有了江陵重镇。而江陵自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一直是军事重镇,对南北双方的政权来说,得江陵则占据了战略优势。如果李璘再占领了江东,就可以和唐肃宗抗衡。

李璘没有得到公开的命令,却无缘无故用兵江淮之举,理所当然遭到了江淮本地官员的抵制。

对李璘的行为,唐肃宗李亨非常表现得非常坚决,就是镇压,只是在手段上,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手段。唐肃宗一方面命令高适,就是那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为淮南节度使,从扬州南下会合江东军队的平叛,一方面又对李璘的将领们进行分化,使得李璘的将领们内部倒戈归附。

这场由唐玄宗谋划并推动李璘的“叛乱”,最终被平息。

其实,说李璘的起兵是“叛乱”有些牵强,因为李璘是受命于唐玄宗进行力量扩张。而且李璘本人和唐肃宗也是比较亲近的。李璘母亲早死,是被唐肃宗养大,由唐肃宗每夜抱着他入眠,可是最终两人兵戎相见,实在令人唏嘘。

三、对并没有明显错误的军事将领刘展的处理

如果说镇压李璘的叛乱是唐肃宗李亨的被动迎战,是不得已而为之,后续的战争,就是唐肃宗主动为之,其目的就是巩固已有的权力,树立皇帝威望。

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都是淮西节度副使。节度使王仲升认为李铣贪暴不法,因此直接将文官李铣诛杀,可是却不敢以同样手段对付拥有兵权的宋州刺史刘展。于是,王仲升就上奏唐肃宗,说有谶语“手执金刀起东方”,而宋州刺史刘展倔强不听命令,姓名又应了谶语,还手握强兵,担心以后会祸乱朝廷,建议除掉。

以如此莫须有的罪名对一个方面大员用兵,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节度使王仲升和唐肃宗之间进行汇报密奏之人,乃是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而邢延恩是唐肃宗亲信的宦官。

如此就可以推断,是唐肃宗主动要除掉宋州刺史刘展。

公元760年,唐肃宗李亨设计,将刘展从淮西节度副使调任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节度使,乘着刘展行进在从宋州(今商丘)到江南的路途上,密令旧都统李峘及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半途截杀。

可是刘展已经预料到了结果,他带着7千军上路,搞得唐肃宗不得不图穷匕首见地派兵攻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