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件事情面前,每个人的心态与利益都是不同的

2020-11-10 00:00:48 作者: 在同一件事情

【故事】

公元前196年,黥布造反,汉高祖刘邦打算派太子刘盈率领军队平定叛乱。

太子请来的谋士有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商量之后,对太子说:“太子率军平叛,如果成功了,对于提升地位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如果失败了,就会祸患降临。”

于是赶紧请吕后(太子的母亲)说服刘邦不要派太子去。吕后趁机哭着对刘邦说:“诸位将领都是随您安定天下的猛将,这些人谁愿意接受太子指挥呢?带领他们去平定叛乱,无异于是让羊领着群狼?”

高祖当下醒悟,于是亲自率兵去平定叛乱。

【谋略】

从刘邦的角度来看,他想派太子刘盈去平定叛乱,开始应该没有考虑周全,因为当时他生病了,身体不好。自己有病在身,派太子去,也算是正常操作。但是,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问题非常严重。

第一个问题:正如吕后进言所说,诸位将领不接受太子统领,那么,君臣不能合力,平定叛乱肯定不会顺利,说不定大败。既不利于国家稳定,还会增加更多的变数。其它分封的诸侯王会不会跟进造反,增加的变数很多,危险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个问题:如果将领们接受太子的统领,那么太子立刻就拥有了兵权,直接就可能胁迫刘邦退位,自己登基了。这也很危险。

所以,无论如何都是不合适的。当刘邦想清楚这一层,当然只能自己带兵去平定叛乱。

从太子的角度来看,正如商山四皓所说:太子现在采取的策略是防守,只要守住太子之位就可以了。平定叛乱这种事儿不能去,成功了,对于守住太子之位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成功了,太子不可能升上去当皇帝啊!没这个机会,刘邦还在呢!如果失败了,问题就大了,太子的威信与地位就会出现危机。想要取而代之的人就会出现了。所以,太子的策略就是保守。只要守住太子之位,就够了。如果老想着立功,想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反而会被刘邦怀疑,那就真危险了。因为太子再前进一步,就是皇帝。此时所有的进步要求都会被理解成对皇帝的威胁。所以,太子此时必须老实地在家呆着。

从各位将领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接受刘邦的统帅,这是正确的。因为刘邦现在是皇帝,他们只能听从刘邦的命令,再者,他们都是随着刘邦打天下的,他们愿意服从的权威也只有刘邦。去平定叛乱,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接受太子的命令。如果他们真的接受了太子的命令,太子既可以带领他们平定叛乱,又可以带领他们造反。真是造反了,将领们还要不要跟。不跟,立马死;跟了,可能会死,也可能封侯。大家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险呢?只要从开始就不听太子,后面的事就没有了。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这些将领是没有选择的,只能跟刘邦,听刘邦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