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主持完徐志摩陆小曼婚礼后,写信“警告”林徽因:好自为之

2020-11-10 20:32:18 作者: 梁启超主持完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别丢掉》

1940年,徐志摩去世四周年的特殊时间,民国才女林徽因写下一首《别丢掉》以示怀念过往光景。

曾经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暧昧关系也再一次被摆上台面,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只不过那时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结为伉俪夫妻,徐志摩的遗孀则是同样传奇的陆小曼。

要说徐志摩、陆小曼、梁思成以及林徽因四人的关系,那只能用一个字形容,也就是乱、乱、乱!

曾经作为林徽因准公公的梁启超,居然被选为儿媳前男友婚礼的证婚人,并且徐志摩还曾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这样复杂又尴尬的情感线,梁启超是百个不情愿当这个证婚人啊!

而梁启超在主持完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后,痛心疾首,专门写信"警告"林徽因:好自为之。

梁启超不爱原配,多有嫌弃

自古文人多骚客,作为浪漫文艺的诗人,徐志摩可是首当其冲的"多情"。

1915年,徐志摩还是个刚刚成年的愣头青,但因为家底丰厚,祖上是远近闻名的富商,且徐志摩又是个成绩优异的良好青年,免不了有人盯上这个乘龙快婿。

政界的风云人物张君劢就是赏识徐志摩的伯乐之一,恰巧他还有一个年纪适婚的妹妹张幼仪,秉着强强联手、增加情谊的态度,张君劢主动为妹妹提亲,定下这门悔不当初的亲事。

有二哥的财政撑腰,张幼仪和徐志摩怎么来说也都是门当户对,可偏偏徐志摩最看不起这类只有身外之物、没有内涵的女子。

当徐志摩第一次看见张幼仪的照片时,只冷冰冰从嘴里吐出几个字:乡下来的tu包子!

徐志摩

实际上,张幼仪不丑也不土,反倒还是个坚韧又毅力的女性,当年和徐志摩离婚后,张幼仪独自在裴斯塔洛奇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回国后不管办公司还是开银行,都大获成功。

只可惜徐志摩对这段包办婚姻的不满意早就根植于心,令他迁怒于素未谋面的妻子张幼仪,不仅出言讽刺还冷眼相待。

结婚以后,徐志摩从来不正看张幼仪一眼,在他的眼里,张幼仪不过是给徐家娶的媳妇,和自己一点儿关系也沾不上!

所以,就连最基本的履行夫妻义务,徐志摩也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满足父母的要求,和情爱没有半毛钱关系。

张幼仪

徐志摩对自己发妻的摒弃,长辈急在心里却无从管教,因他是个生性好动的人,常年在外求学,着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徐志摩的爱好却从政治转变为文学,在美国这个新潮的国家,他对文学的天赋反倒成了优势。

前一年,他追随留洋学生的团队远渡美国求学,一年后获得文学硕士的学位,算是天赋异禀之人,也足以证明徐志摩实力不可小觑。

然而,正当徐志摩在美国享受功成名就的荣耀之时,他的妻子张幼仪却饱受相思之苦。

1920年的冬天,张幼仪怀上二胎,徐志摩却又出国念书执意不带上张幼仪同住,是张君劢心疼妹妹写信给徐志摩提出要求,才让徐志摩碍于情面退让一步。

徐志摩以第一人称写信给父亲,让父亲送张幼仪来美国和自己团聚,外界都以为徐志摩对妻子爱护有加、思念有余,实际上恰恰相反。

徐志摩与张幼仪

当然,这封信并不能代表什么,徐志摩对张幼仪的真实态度,两个当事人都心知肚明。所以当年张幼仪来到美国之后,徐志摩就认为张幼仪始终是个拖累,索性提出离婚。

张幼仪怀有身孕,两人先前还育有一子,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张幼仪肯定是不同意离婚的。

见张幼仪态度坚定,徐志摩又说不出什么把柄来,他只好悻悻离开,把张幼仪一个人丢在了沙士敦。抛弃孕妻,追求徽因

1921年3月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这个风景优美的校园里,徐志摩曾写下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带给徐志摩的可不仅仅是几年难忘的刻苦时光,还有一段刻骨铭心、暧昧上头的感情。

林长民,福建政法专门学校以及福州二中的创始人,是个正气凛然的革命家,也是个权衡利弊的"商人"。

林长民与林徽因

1920年的春天,他带着女儿林徽因游历欧洲,还顺便让16岁的林徽因中途在伦敦读了个大学。

一次演讲途中,林长民和徐志摩认识,结为忘年交。徐志摩和林长民很聊得来,曾经还因为两个人互写情书遭到调侃,可谓友情深厚。

然而徐志摩和林长民的交际,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是恰当的,谁让林长民的女儿长得漂亮又妩媚呢?

从第一次来林家拜访,见到如同公主般优雅的林徽因之后,徐志摩的整颗心就已经不再和林长民交流学术上了,而是扑在了如何把林徽因追到手这个问题上!

简而言之,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钟情。

林徽因

尽管剑桥和伦敦相隔甚远,徐志摩也像个"痴汉"似的常来拜访,一来二去和林徽因渐渐熟悉。

林徽因和徐志摩可以归为同一类人,都是见多识广又富含罗曼蒂克气息的新时代青年,他们身上有着奔放又大胆的血流,有着向往自由和大海的期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