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副高职称,扣发半年奖金!因分级诊疗,这名医生被处理

2020-07-24 17:29:28 作者: 取消副高职称

四川南部,一个三甲医院里的一位副主任医师,与自己曾经带教过的进修医生关系不错。

下级医院的进修医生,对于自己诊治不了的疑难病症病人,经常上转给老师所在科室。

而这位副主任医师,也偶尔把没有手术指征的保守治疗患者,转给这位下级医院的进修医生治疗。

相互之间的一来一往,形成了以师徒纽带为联系、自发分级诊疗的双向转诊模式。

但是,最近这一双向转诊模式被打断。

原因是副主任医师所在医院,以损害医院利益为由,对他将病人往下级医院转诊的这一行为予以追责:给予该副主任医师取消副高职称和扣发半年奖金的严厉处罚。

图源:摄图网

众所周知,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是国家新医改的重点,也是重要成果之一。

医疗机构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对患者进行分级(急诊除外),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同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进行转诊,以期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以及医疗服务连续化的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形态。

国家提倡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以达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

在这种情况之下,川南这家三甲医院严厉处理将病人下转的医生,于法无据,于理不通,是典型的违法行政,胡乱作为,让人不服!相关主管部门应该责令纠正!

双向转诊观念最早2009年提出,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分级诊疗”上升至制度层面,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从此我国开启大规模分级诊疗落地。

应该说,分级诊疗制度的设想是非常棒的,分级诊疗就像一条现代工厂里面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理论上的医疗效率是非常高的,但真正落实起来,将近五年了,理想和现实仍然还是有很大差距。

其中,最主要问题就是转上容易,转下难。也就是能上不能下。川南的这个被取消副高职称,扣发半年奖金的副主任医师,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

尽管医生双向转诊是国家卫建委的早有规定,这位副主任医师将自己手上不需要手术的病人,转到下级医院去保守治疗,这完全正常,但是,医院却从重处罚他!为什么?

归根究底,还是为了一个“钱”字。

因为目前大医院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患者就是收入,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下级医院截流病人,上级医院都不爽,何况你还把已经来的病人转走给下级医院。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种“肥水流给外人田”的事情,是哪家医院哪个院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及时处罚,杀一儆百,那医生都这样“开闸放水”,时间一长,病源就会大量流失,医院收入就会减持。

与此同时,二甲以下的医院,特别是一些基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管定位以公卫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为主,但目前的激励机制,依然是以看病为中心,基层医疗的收入来源,仍然是以疾病治疗为主,病人多,收入就多,奖金就多,待遇就好,年底的一些福利就能兑现。

图源:摄图网

那么,反推之,在这种机制下,自然就会出现一种反向轮,即基层医疗机构如果把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得越好,那么生病的就会越少,病人也就越少,医生的收入随之也会越少。

由此可见,双向转诊从一开始就是有Bug的,如果不打好补丁,必将流于形式。

这一问题,上层建筑当然要进行解决。今年7月17日,《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了。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顶级医院被要求不允许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了。

为什么要这么要求?

据医改专家徐毓才分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资源垄断。如果顶级医院组建了医联体,实力强大的综合医院就可以占据巨大的市场资源,出现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的局面,下级医院的大部分市场就会被挤占。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现象。

但是,对于这一观点,我持不同意见。目前,我国医院之间只有等级大小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不存在隶属关系,虽然大家体量有大有小,但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上级医院不用照顾下级医院的病源,也不必为下级医院收支负责,除非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有明确的隶属关系,也就是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家人,双向转诊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

否则,在超级医院愈演愈烈的当下,上级医院医生要想是把病人转给下级医院,就是自找麻烦,就可能会面临与这位川南副主任医师一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