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崇远 见习记者 陈馨懿 通讯员 谢微微
在城市中奋斗的人,除了关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最关心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养老了。
父母都已退休,自己还在打拼,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显得格外现实。除去亲人和朋友,还有一股力量可以给老年生活提供支撑——养老机构的护理员。
养老护理员都需要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培训的,可以信任吗?
今天(7月30日),杭州市第十一届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落幕。来自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方晓婷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位列第一,将由市总工会申报“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由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总工会授予“杭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团市委授予杭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吴雯、何清清分获二、三名,由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总工会授予“杭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团体冠军由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获得。
1】量体温、喂流食、陪散心……护理员的实操比赛很生活化
这场技能竞赛由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总工会、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主办,分为7月29日、7月30日两天举行。来自各区县(市)及市民政局直属单位的18支队伍、共计54名护理员参加了这次竞赛。
竞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操作技能竞赛两部分,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操作执行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素质。理论题目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成,参赛选手分析老年人照护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操作题目,则是根据给定的情境完成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康复护理等多个现场操作技能项目。
记者观摩的是决赛阶段,全部为操作技能部分。模拟了在养老机构中,从早晨开始的护理流程:六点开始给老人腋下测温,七点给老人喂半流体食物,八点带着老人坐上轮椅出去散心……
病床上的“长者”时不时会和养老院聊聊天,“唉……我想我的儿子了”、“今天我不太开心”,每一种对话语境,都是护理员可能遇到的现实情景。
2】别把老人当成“要被护理的人”,要和他们成为朋友甚至“家人”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以往,今年的护理员队伍更显年轻化,54名参赛选手中,80、90后就有48位,占比在88%以上,其中一半以上为90后。
杭州朗和银江国际医养中心的护理员占国晶是一位出生于1989年的妹子,从事养老护理员工作已有十多年经验,算是赛场上的“老将”了。
生活中的占国晶,总是带着笑脸,她说,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千万别把老人当成“要被护理的人”,而是要和他们成为朋友,甚至“家人”。
小占讲了一个故事。
在她工作的地方住着一对年近九旬的老夫妻。
“别看老人头发花白,说起话来,甜过少女。”
一次,占国晶给奶奶测血糖。“每一次奶奶都习惯性伸出小拇指来扎针,爷爷看得心疼,就在旁边责怪起来,让奶奶换一只手。”
“老头子啊,你怎么管得那么宽?!”奶奶嘴上会跟着说几句,但转过身,她就会笑眯眯地和占国晶说,“你看这么好的人,现在是找不到咯。”
生活中,老两口难免会吵架拌嘴。一次奶奶拌嘴后赌气回家,小占就和同事一起拉着爷爷上门,三言两语,最后把奶奶哄回来了。这场景,像极了小年轻谈恋爱的画面,放到老人们的身上,却都是爱情满满的味道。
“和老人们相处,有时觉得他们是长辈,有时又觉得他们是孩子,从事这份职业我很开心。”
3】85岁是个分水岭,老人其实非常害怕孤独
比赛现场还出现了3名男护理员,他们还是90后。
1992年出生的男护理员温东雨2014年毕业后,先后在医院的大外科和急诊室工作了3年。如今在余杭嘉木护理院工作,每天都和老人们打交道。
小温说,相比女性护理员,男性在体力上比较占优势。不过,他告诉记者,很多老人的需求不只体现在生活中,更多是情感交流上。
他曾护理过一位九十多岁的爷爷,初来时脾气有些“怪”,不管什么事,老爷子都要问到细枝末节,对谁都不信任。“护理员看到他都有点不太敢和他说话。”
但温东雨总在护理后和老人多聊几句,下班后也时不时在房间待上几分钟。
一来二去,看起来“硬邦邦”的老人也愿意提起自己的心结。原来老人身患癌症,猜测自己时日不多,既有不甘心,又放不下身在国外的儿子和家中的老伴。日夜思绪下,他开始“刁难”护理员,然而这正是无处可藏的焦虑。
85岁大致是一个年龄分界线。迈过这个岁数,身体衰落尤为明显。温东雨说,“老人非常害怕孤独,加上疾病,经常会情绪反复,比如突然很悲伤、很愤怒。这时候,耐心的陪伴格外重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