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洪水中的自救夜:回过神来,洪水已冲进一楼没过膝盖

2020-07-20 21:01:01 作者: 留守老人洪水

等吴爱梅回过神来,洪水已经冲进一楼,瞬间没过她的膝盖。

她拖着6岁的孙子和3岁的孙女,拼命往楼上跑,水还在涨,一个小时内,漫溢过2楼地上20公分。

水是从吴爱梅家三层小楼的西面、南面和东面涌入的,圩堤的四处缺口洞开,泥土下沉,溃口越撕越大。

小楼成了洪流中的“孤岛”。供电中断,吴爱梅的手机也打不开了。那晚,她抱着两个孩子,坐在自家三楼的露台上,借着星光,等待天亮。

从吴爱梅家三楼露天阳台上看出去的景象 文中除特别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沈文迪 图

农田变成一片泽国

“孤岛”

江西省鄱阳县断断续续下了几天雨,穿县而过的西河水猛涨。油墩街镇源公村的人都在传,要破圩,发洪水了。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7月7日8时至7月8日8时,江西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油墩街镇外河水位上升至23.7米,破1998年历史极值,超保证水位1.7米。

油墩街镇港湖村第二处决堤口

村民吴爱梅有些将信将疑。每年七月,这里总是连绵不绝的雨。但7月8日这天,她还是决定把家什往楼上搬:棉衣被、折叠床、煤气罐、洗衣机、电冰箱,还有老伴儿的遗照。

50岁的她几乎没有衰老的迹象,嗓门洪亮,身材也很壮实,只身就把2米高的冰箱扛上了2楼。

背上楼的煤气罐

下午1点左右,圩堤破了。护卫源公村和其他四个自然村的是一座千亩圩堤崇复圩。先是距离吴爱梅家西面和南面800米左右,分别出现一处溃口。2个小时后,东面又被撕开两处。

小叔子淌着洪水赶到吴爱梅家,喊她赶紧撤离。水势很急,吴爱梅担心带着孩子不安全,她最终没有离开,退到了自家二楼。

水漫过一楼,然后是二楼,吴爱梅不得不往三楼转移。她把一些必需品搬到顶楼,其中包括一张90厘米宽的木板床,两个孩子就安顿在床上。

吴爱梅把衣物堆放到了三楼储物室

供电在洪水来袭前就中断了。当吴爱梅想起拨打电话时,手机已经没电了。她站在顶楼的露台,看着院子里5、6米高的枣树只露出一个尖顶,慌张起来。

天色渐暗,四周擦黑一片。两个孩子害怕得哇哇大哭,吴爱梅努力镇定下来,她抱着他们,轻轻地拍打他们的后背,“没事的,奶奶在”。

吴爱梅家门前院子里的四五米高的枣树只露出个顶

吴爱梅的儿子、儿媳和女儿都在杭州。联系不上母亲,他们心急如焚。女儿吴美兰报了警,但当时救援力量吃紧,无法即刻赶到。

远远地,吴爱梅看到邻居家有动静。她扯着嗓门喊,你手机有没有电?好在邻居还能通电话。

晚上8点多,吴美兰接到邻居打来报平安的电话——这是吴爱梅唯一能记住的号码。那晚,吴美兰抓着手机睡不着,越想越难过,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

那头,孙儿孙女哭累了,偎依在吴爱梅怀里睡着了。吴爱梅轻轻地摇着花扇,为孩子们驱赶蚊虫。

一整晚,她都不敢合眼。雨停了,天空缀满了星星,亮晶晶的,困了她就抬头看看。

7月8日晚,吴爱梅就带着孩子睡在这张木板床上,用扇子帮他们驱赶蚊虫。

前半生

尽管邻河而居,但吴爱梅少有遭遇洪灾的经历。她的老家在距离源公村十多公里外的山上,地势阻挡了洪水。

吴爱梅早早辍学,帮家里砍柴、放牛,19、20岁的时候,跟着村里姐妹去南昌打工,认识了源公村的小伙吴大荣(化名)。

吴爱梅不知道那算不算恋爱,总之两人后来结婚了。吴大荣家里穷,只有间茅草平房。吴爱梅的母亲起初不同意这桩婚事,甚至让女儿打掉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吴爱梅性子倔,偏要跟吴大荣在一起,家里人只能让步。搬下山住到丈夫家里那天,没有喜酒,没有彩礼,连顿像样的饭都没有,但吴爱梅很高兴,大大的眼睛笑得弯弯的。

婚后的日子琐碎而艰辛。两人一起去了厦门打工,米粉厂、工地、饭店后厨,只要能挣钱的苦力活都干过。吴爱梅大着肚子,一清早起来买菜、做饭,然后去打工。

吴爱梅和儿子 受访者供图

丈夫脾气暴躁,“像别人浪漫一下从来没有”,甚至会朝她动手。吴爱梅想过离婚,但放下不孩子,最终忍了下来。女儿吴美兰的记忆里,父母打架是家常便饭,但不管父亲怎么骂,母亲都不说话。

吴爱梅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乐观。认识她的人都说,不管嘴上说着多难过的事,她脸上总是笑嘻嘻的。

她回忆跟丈夫吵嘴,“一开始他打我,到后来我也还手,慢慢的他就不敢打我了。”吴爱梅说,尽量不去想不开心的事,只想着如何赚钱,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2003年,吴大荣因为肾结石住院,此后的四年,他一直遭受尿毒症的折磨,在2007年病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