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大多数农民都已经由原来的“只种地”逐渐转化成了“半工半农”,其自身角色已经实现了“半农民化”。而由此引发的问题则是撂荒土地越来越多,年轻一代农民的种地意愿在逐渐淡化。
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希望去农村种地,成为新一代农民。有人说这种行为只是在体验生活,可实际上,如今确实有很多身居城市,但有志于靠农业创业的年轻人存在。而这批人的存在也将农民“职业化”进程加快了。
咱们抛开农业的现状不谈,以上这种情况最起码将“谁来种地”的问题直接缓解了。明年不仅可以像往常一样去城里打工,而且还能够获得相应的土地租金。此外,拥有一定资金实力、新农业技术积累和社会人脉的城里人或许真的有希望能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让农民真正成为一个受人羡慕的职业。如今在农民“职业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城里人种地切记“2不贪1不买”!
农民“职业化”确实有很大的必要性
农民“职业化”之后,新农民主体将不再局限于原有农民,有志于将农业产业化、商业化的城里人也将会成为“新农民”组成中的一大主力。
农民进城打工、不种地,城里人却由城转村、从事农业生产。这表面看上去确实很矛盾,但实际上这确实是当下一种双赢的结果。因为目前农民最主要的意愿就是赚钱,而目前的打工收入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反过来,拥有退休金的城里人无需担心收入的问题,他们反而能一门心思地融入到种地模式的改革当中。此外,也正是由于他们有退休金的存在,也使得他们可以忍受更长的农业收益空窗期,从而进行更为长远的农业规划。所以说,农民“职业化”确实有很大的必要性。
城里人进村种地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有人觉得城里人进村种地,只需要跟当地农民签署土地转让协议便可,可如果真的抱有这种想法,那么必然会“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何会这样说?
首先,要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因为农村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有钱不一定好办事,毕竟在更讲究人情关系的农村,如果城里人没有事先跟村主任和村长搞好关系,那么城里人很难租赁到比较合适的地块,毕竟农民可不傻,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土地转租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
其次,要有一定的金钱积累。虽然家庭农场是目前国内一种比较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如果经营管理的到位,确实能够给经营者带来很多经济收入。但是建设一个标准家庭农场的花费少则需要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积累或者畅通的贷款渠道,即便有国家补贴,城里人也很难将其搭建起来。
城里人种地,切忌“2不贪1不买”
如果城里人事先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计划开始着手进行农业生产,那么接下来的这“2不贪1不买”,将直接决定这部分城里人能否成功实现农业创业的目标。
首先,不贪图过长的承包期限。城里人承包农村土地是有一定期限限制的,因为据《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而耕地承包期30年、草地承包期30~50年以及林地承包期为30~70年,这只是农民的新一轮承包期限,其他群体的承包期限必须在农民的剩余承包期内。所以说城里人不要贪图过长的承包期限,农民也要对这一点多加注意。
其次,不贪图改变土地农业用途。无论城里人租赁的是耕地、林地还是草地,都不得私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因为据《土地承包法》规定: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农业用途。也就是说当城里人将土地从农民手里承包过来之后,只允许进行农业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如果想要搭建厂房,甚至是建造小别墅,那么最终的结果不仅是建筑物会被拆除,而且还会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再者,不买农村闲置宅基地作为种地看护房。一些城里人为了方便自己种地、照看农作物以及享受农村的田园时光,便想要买断农村的闲置宅基地建房,如此一来,城里有楼、村里有房、地里有菜,想想都很幸福。可是,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农村的宅基地是禁止私自买卖的,城里人进村购买宅基地建房将涉嫌违法,所以说城里人不要买农村闲置宅基地,无论最初的本意是什么。
其实农民“职业化”确实是一个解决目前农业发展问题的好办法,农民和城里人都高兴,不过去农村种地的城里人一定要切记上面的“2不贪1不买”,否则损失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