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南理工博士到法国终身教职的进阶之路

2020-08-04 23:38:57 作者: 从华南理工博

【人物简介】

刘窅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生。求学期间,发表了多篇法国商学院公认的CNRS Rank 1、Rank 2高水平期刊论文,目前在UTD24期刊如POM等投稿多篇论文。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奖学金以及多项企业和学院奖学金。近日以本土应届博士生身份直接获聘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终身教职系列助理教授,为华南地区首次。

轻摆镜头,调节屏幕角度,移动台灯,调节灯光亮度,整理衣领,调试音量,此刻的刘窅祺正为博士学位答辩做着最后的准备。答辩开始后,刘窅祺从容自信地展示研究成果,有条不紊地回应答辩委员的提问。“论文选题富有前瞻性”“论文基础扎实、内容丰富”,年轻的“后浪”得到委员们的一致称赞。

这个场景,与刘窅祺面试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教职时如出一辙。面试中的刘窅祺,研究功底扎实、英文沟通能力突出,一周内便获得正式录用通知,成为华南理工大学首位获聘海外知名商学院终身教职的应届博士生,实现华南地区商学院博士获海外教职“零的突破”。

刘窅祺身上到处体现着这样的印迹——沉稳、大气、自信,始终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做学问,如同一名攀登者,靠智慧和毅力征服科研的高峰。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90后”本土博士的成长故事。

2017级博士生刘窅祺

“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结合自身研究基础,以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的经历,刘窅祺决定向海外院校投递简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成果获得了一些海外同行的认可,具备了与海外优秀学术同行平等互动的实力,我想试试。”

“ 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是一个喜欢做好准备再开始的人,所以从材料准备阶段,就拿出100%的努力。”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行动派,刘窅祺仔细对照海外院校排名及招聘需求,详细梳理研究成果,结合助教经历对教学进行规划,并咨询熟悉海外应聘的老师,根据建议认真完善材料。通过反复修改,他的材料中所展现的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帮助他顺利获得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的面试机会。

因为疫情的影响,面试以视频方式进行。刘窅祺坦言:“ 视频面试时间短,所需准备的东西少,但更考验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提炼要点、清晰展示潜质和优势的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把可能被提问的问题列出来,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有时还会用手机录下来,调整回答方式。在这种练习下,他对研究成果和教学设计理解更深入,也更有信心。

面试当天,刘窅祺出色地完成研究成果阐述、模拟教学等环节,“最令我满意的是,能把准备的内容顺利展现出来。面对评委的提问,我没有出现卡顿或冷场等情形。认真对待每一次展示和前期准备真的很有必要,最终能获教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刘窅祺兴奋地说道。

面试前准备

除了扎实的研究成果和出色的面试表现外,在香港交流中积累的全英文教学经验,也是帮助刘窅祺拿下教职的利器。在学校、学院的支持和导师的引荐下,他在2018年底赴香港开展合作研究,并担任课程助教。

“担任助教看似简单,主要是帮老师整理课件、收集作业、为学生答疑等,但我认为从中学习到的远不止如此。从整理课件中,我学到如何提炼知识讲授的精华;从收集作业中,我学到如何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从为学生答疑中,我学会与学生的沟通技巧。通过完整且深度的参与,相当于自己上了一门课。”刘窅祺表示,这段经历让他在面试中如虎添翼,提出可行性更高的教学设计方案,并锻炼了全英文授课能力,凭硬实力征服评委。

“琢玉”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刘窅祺成功获教职的背后,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是潜心笃志的坚持,是孜孜不倦的努力。

研二的时候,刘窅祺申请“2+3直博”,并从机械工程专业转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是税制驱动的跨境供应链管理。谈到转专业,他表示这是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及曾修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历谨慎作出的。

“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是否能坚持读博?是否真正热爱科研?在厘清内心想法后,我选择从心出发,转舵前行。”回忆起曾经面临比其他博士更紧迫的发文任务,修读更多学分的压力,刘窅祺坚毅地说:“从事热爱的事,哪怕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都不会觉得辛苦。”

刘窅祺转专业后最有成就感的事,是第一篇小论文在投稿7月内获发表。“首次投稿的结果是顺利的,过程是挺煎熬的。”刘窅祺感慨道。由于没有小论文的写作经验,又来到了新的研究领域,虽通过文献阅读和公式推算有一定的积累,但到了实战阶段,他还是碰到很多问题。“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我觉得修改文章的过程,就像一个琢玉人把一块璞玉,经过多道工序,将其雕琢成精品的过程,而我就是那个琢玉人。”从框架和内容的确定,到用词,再到规范性,刘窅祺对文章的每个细节反复打磨。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修改过程,让他体会到科研工作的严谨和务实,也收获宝贵的经验和信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的小论文最终成功发表。

刘窅祺特别感谢导师牛保庄教授的指导,“他对文章每一处细节都严格把关,小到标点的全角半角,大到单词拼写的单复数,他都能一眼指出我的错误。”牛保庄治学严谨的态度,深刻地影响着刘窅祺的成长。

后排左二为刘窅祺,中间捧花者为导师牛保庄教授

在发表多篇高规格论文后,刘窅祺也有自己的“琢玉”心得。“外文论文看中观点表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顶级期刊表述越熟悉,写起来越得心应手。”刘窅祺表示,在写作前,他会搜集本领域的顶级文献和组内曾发表的代表作,模仿其中的句式,有时甚至把文章背下来。在写出初稿后,他还会多次在组内展示,通过集思广益,找出问题并修正。在这种训练下,刘窅祺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在应对专家审稿时,能游刃有余地回应,最终顺利发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