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透视眼”、“稳定手”这位完美医助是咋工作的?

2020-08-06 17:32:36 作者: 医生的“透视

记者 王嘉译 实习生 王泽霖 文图

8月5日上午10时,一场“特殊”的机器人引导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手术正在河南省人民医院E30手术间进行。这场手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有一条运动灵活、操作稳定的机械臂为她精准建立了手术通道。

规划手术路径、进针置管一次到位、实时跟踪显示手术情况……30多分钟后,手术得以顺利实施,手术切口不到2厘米,出血仅10毫升。

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

完美医助叫“天玑” 手术路径误差不到1毫米

这位“完美医助”叫“天玑”,是全球唯一一款创伤骨科机器人。有了它的帮助,医生们的位置从手术台移至电脑边,身份由“操作者”变成“监理人”。

天玑骨科机器人由光学跟踪系统、机械臂主机、主控台构成,分别相当于医生的眼、手、脑。

光学跟踪系统不仅透视洞察着肌肉骨骼的每一个深处,还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机械臂运动灵活、操作稳定,能达到亚毫米的精度;而主控电脑系统能够智能传达医生的想法给以上两个设备,帮助医生进行“路径规划”。

规划手术路径

术中,这个智能医助还能跟踪患者术中的移动,手臂位置能够自动补偿移动位置,保障手术路径与计划路径一致,误差可以控制在0.5毫米以内,非常精准。

机械臂主机

“由于神经、血管密布,传统的骨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大、患者恢复周期长、恢复过程较为痛苦。”河南省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主任刘涛介绍。

“天玑”的出现成为医生身体的延伸,为医生增添了“新装备”——“透视眼”和“稳定手”,解决了骨科手术领域视野差、精准难、不稳定的三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外科手术一直以来追求的安全、精准、微创、快速理念。

术中精准定位

机器人手术成常态 未来的外科医生具备四大素质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不断深入,机器人手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外科医生将面临怎样的冲击?

刘涛主任对新技术的发展满怀期待,在他看来,未来的骨科必将朝着数字化、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谈及机器人是否会取代外科医生,刘涛主任表示,未来的外科医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需要对人体解剖有更精细的了解;对外科技术,包括围手术期管理等基本功要扎实掌握;结合现代外科理念,重视、加强团队合作,以最恰当的手段为患者解除病痛;主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对术式进行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