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剧本是什么?是电影的出生证,是电影产业的芯片,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
8月28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主办,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协办,江苏省电影创作中心、江苏省电影家协会承办,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执行的“2020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在经过五天精彩丰富的培训课程之后圆满结束。40多个各类题材的优秀剧本创意大纲,是参与这次培训的80、90、00后青年电影编剧们交出的“作业”。这次培训,让他们收获满满,也让热爱电影创作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活动现场
毕竟,好故事已经有了,好剧本和好电影还会远吗?
【导师】
12+N位业界大咖带来宝贵经验、谆谆教诲
8 月 24 日下午,"2020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 " 在苏州启动,40 位平均年龄仅29岁的青年编剧学员满怀期盼,来到这里。而专程赶来为他们上课的导师阵容星光璀璨,包含众多业内的资深编剧、著名导演。
江平,国家一级导演,曾获俄罗斯电影节最佳电影导演奖、全国十佳制片人称号、北京国际电影节顾问。他在自己的课堂上,给青年编剧们讲述了老一辈江苏电影艺术家赵丹、上官云珠等的故事,用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将老一辈艺术家对于电影的一腔热爱以及敬业精神展露无疑,将近三个小时的课程中,好几次差点把台下的学员们说哭,非常具有感染力。他认为编剧应该牢牢记住“四有”: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一点,也让台下的学员们纷纷点头。
刘伟强,著名导演,曾执导过《无间道》《中国机长》《头文字D》等众多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他不仅专程赶到集训营为学员们上课,授业解惑,还不断鼓励青年编剧们:“中国电影是有前途的,不要放弃,一定要看准目标努力去追!”还告诉青年编剧们非常实用的人生建议,那就是,先找一个偶像,然后努力地去超越他。“你们作为编剧,一定也要有这种信念。就拿我来说,拍了这么多东西,但我依然在学习。”
还有石川(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群(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骏(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系兼职教授),周七月(资深编剧、导演)杨劲松(编剧、导演),竹内亮(日籍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品有《好久不见,武汉》《南京抗疫现场》)等以及苏毅(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策划室主任)、吕旭(青年制片人、编剧),杨进(编剧,影评人、南艺教师)等十余位业内大咖,都应邀而来为集训营的学员们上课或交流。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捷以及南京艺术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余泳亲自担任主持,为学员们带来更多沟通分享。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等大咖虽然未能赶到现场,也特意从场外发来了自己对于电影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与青年编剧分享。
【课堂】
把编剧写作课搬到了运河边、园林里
"2020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 "可不仅仅有上课、听课,还走出了课堂,走到户外进行现场教学。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枫桥夜泊》描绘出的江南诗意,让位于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河畔的枫桥闻名久远。集训期间,资深编剧、导演周七月与40位学员一同来到枫桥采风,看大运河上的漕运变迁,听明代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的历史故事,感受有趣的风土人情。
“稍微用点心,一百个故事就有了。”周七月曾创作剧本《牛虻》(吴天明导演)、《林海雪原》(李文岐导演)、《美人依旧》(胡安导演)等作品,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他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编剧课,建议青年编剧们在自己没有经历的时候,要多去看,创作时要写“真善美”。
集训期间,学员们还在杨劲松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平江路。
杨劲松是《江湖儿女》(贾樟柯导演)出品人、《地久天长》(王小帅导演)策划、《芳华》(冯小刚导演)文学策划。他在
现场为学员们讲述了自己成为编剧和制片人的历程。杨劲松告诉在场的年轻编剧,一定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故事才会鲜活。
此外,还有学员沙龙、经典修复影片观摩等环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集训期间,中国电影资料馆特供《小城之春》(导演费穆)修复版供学员们赏析,让不少学员非常惊喜。
【奖励】
诞生40多个剧本创意,七位编剧获奖
8月28日,精彩纷呈的“2020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终于迎来最后一堂课,江苏省电影局副局长王明珠,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杨芳,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陈捷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杨骏教授对学员作业进行了精彩点评。
△杨骏点评学员作业
这趟五天的集训营,让学员们收获满满,他们每个人都发现了自己心中的好故事,甚至有人文思如泉涌,写出了不止一个剧本创意。经过评审老师一轮又一轮的盲选,最终这40多个剧本创意中诞生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获奖剧本创意及作者
由泰州市电影家协会推荐来到集训营的张佳,凭借《江船火独明》获得一等奖。这个剧本把大运河文化和江南文化相结合,讲述了三代人“上船”和“下船”的故事,表现了江苏文化中对于“身份感”的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