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是一个群体,一个时代

2020-08-29 19:12:26 作者: 中师生,是一

原题:中师生,是一个群体,一个时代

——《中师生》读后

作者:四川邻水师范88级1班 老李

作为一名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师生,看了曹清萍老师的《中师生》一书,百感丛生,脑海里闪出很多文字,很多话题,似乎又无从说起。那种感觉,也许只有自己明白,中师生才能体会。

第一时间和《中师生》一书漂流群的群主张老师交流,如果有一个好的导演能把《中师生》拍成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就好了,就像叶辛的《蹉跎岁月》,路遥的《平凡世界》,不仅有长篇小说,还有经典电视剧传世,不至于让岁月的尘土将这一个群体掩盖。

一瞬间,在我的心里,把曹清萍老师,把《中师生》一书上升到了与大师,大师的经典相齐的高度。我有点惶恐,或许也会有人嗤笑。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想到了一句话:

中师生:是一个群体,是一个时代。

说中师生是一个群体,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二十年时间内,遍及全国的四百多万中师生,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群体,而且是一个很大的特别的群体。说是一个时代,未必有多少人赞同,相对于六七十年上百万千万的上山下乡知青,八九十年代席卷全国大多数地方的上千万,乃至上亿的南下青年打工潮,二十年间的四百万中师生,似乎显得有点小众,不足以说成是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时代。

但我还是认为:中师生,不仅仅是一个群体,它是一个时代。影响所有人的一个时代。

首先,从当时的具体社会状况来看,中师生,是绝大多数学生和家庭所仰慕并且看得到的一个群体。考上中师的人,绝对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整个家庭地位瞬间高涨,影响十里八村,光宗耀祖。尽管同时代的中专生也同样厉害,甚至更厉害,但是和大学生一样,人数太少,读书远又很分散,在当时农村占绝对大多数的中国社会,很多地方几乎都没有中专生和大学生。

其次,尽管中师生人数不是很多(相对于知青、打工者),确实近乎是所有学生渴望和可以追求的一个现实目标。那个时代,每一个学生口头上都想当科学家、医生、工人、解放军、教师。但那也只是无知小孩的口号、空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实实在在的理想才真正的生根发芽。摆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背太阳过山抱月亮过河的日子。端上铁饭碗,敲钟吃饭盖章拿钱,月月领工资,成为一个有城市居民户口的人,才是切实的理想。当年我们学校非常了不起,每年都会考上不少中师生。学校就经常请那些考上中师的学生回母校作报告,交流学习经验,以此激励后来的学生奋发向上。每当他们排成整齐的长队,穿着运动式的带两条白杠的校服,戴着眼镜,从学校办公室,走过前排,一个一个依次坐上主席台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热血沸腾。所有的同学或拉长脖子或站起来张望。那场面,至今都能在我的内心掀起波澜。

中师生,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在没有中师生之前,是十年的特殊时期,再往前,新中国刚刚成立。有多少人读书、有多少学校多少老师,有多少人识字,大家可以想象。中师生出现的时代,是全国上下真正开始重视知识的年代。大量的孩子开始读书的年代,是读书可以真正改变命运的年代,是理想落地可以实实在在追求的年代。考上中师,从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再重复祖祖辈辈修地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命运成为一个文化人。毕竟,做生意赚钱,还没有怎么兴起,绝大多数人看到的还是肩挑背磨靠汗水生存的日子。中师生毕业以后,分配到本县各地,像蒲公英的种子,在祖国大地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把先进的思想、文化撒播在祖国的城市乡村、山山水水。不断地充实、更替着教育事业的有生力量。让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得以实现。当时的中师生到了各个学校都被称作是科班出生,货真价实的正规教师。直到本人毕业工作的九一年,全县的教师队伍,中师生才占了多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依然有四成左右的比例。不是否认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贡献,而是客观的说,绝大多数民办教师知识不成体系,真的教给了学生不少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知识。在我开始工作的那几年,还经常听到一些前辈包括校长讲一些老师在讲台上闹出的不少一本正经的低级笑话。再加上几乎所有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拖家带口的,一边教书,一边种地,哪有时间去真正潜心钻研教学。

直到公元两千年,新世纪的曙光升起,全国中小学才基本普及中师、大专文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师学校退出了历史舞台。二十年过去了,大学生遍地的时代,零零后都已成年的今天,中师生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式。但历史不该忘记,曾经的中师生,在国家民族高速发展的时期,发挥过的巨大作用,产生过的巨大影响。

感谢曹清萍老师,你的《中师生》一书,让一代中师生找到了精神的家园,给了历史一个注脚。

中师学校消失了,一代中师生正在老去,我们有必要告诉后人,历史的长河中曾有一朵浪花,他的名字,叫中师生。

中师生,简单说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是文革以后,国家开始走入正轨的特殊历史阶段,教育人才奇缺,从初中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一批拔尖学生,经过三年或者四年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毕业后主要从事小学教育,事实上从事小学初中教育,不少人经过再学习再培训成长为高中教师的一个群体。

中师生大多来自农村,当时的城市人口比例很少,城市学生高中毕业国家会安排工作,所以极少有城市户口的学生报考中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