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十多年的饭店 为何会突然坍塌?看山西临汾“8.29”事故调查进展

2020-09-01 06:59:44 作者: 开了十多年的

摘要:伤者的救治情况怎样?事故又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8月29日上午9点40分,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陈庄村的“聚仙饭店”发生坍塌事故,事故造成29人遇难,7人重伤,21人轻伤。开了十多年的饭店,为何会突然坍塌?伤者的救治情况怎样?事故又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发生事故的聚仙饭店,最早的建筑属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自建房,但在随后,多次进行了加盖扩建。聚仙饭店,本是一座二层建筑物,地上和地下各一层。饭店院子前后的两座小楼中间,加盖了预制板房顶,形成了饭店的“宴会厅”。之后,在这个房顶之上,又加盖了顶棚。29日9点40分左右,饭店二层预制板瞬间整个塌了下来,造成下面宴会厅内的客人,大多来不及逃生。事故发生当天,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事故挂牌督办。

28名伤者救治情况如何?伤情体现在什么方面?

总台央视记者 赵颖洁:伤者构成。30日有两名轻伤患者已经出院回家观察了,另外26名伤者现在还在医院接受救治。伤者中最大的80岁,最小的只有5岁4个月,年龄跨度较大。在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的15个患者当中,有4名男性患者,其余的都是女性患者,女性比例较大,医生说在这次受伤的伤者中,多数情况是骨折或创伤性外伤。

伤者救治方案。救治组组现在是由国家、省、市三级医疗人员组成。第二,专家组采取一对一的治疗方式,一个救治组对接一个患者,同时一个患者有一套详细的救治方案,一个患者有一个档案,这样一对一救治的方式。

救援领导组及下设8个工作人员信息已进行张贴,接下来他们的工作节奏和方向是什么?

总台央视记者 赵颖洁:在救援进行了18个小时结束之后,当地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组,调查组的构成是由山西省应急厅还有住建厅等相关厅局组成,主要针对事故原因、性质以及相关责任人一一进行调查。

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谁?在怎样进行?

总台央视记者 赵颖洁:心理疏导是这次救治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医院的伤者以及伤者家属,都有专门的医疗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当地的干部对遇难者家属,还有当地受到这次事故影响的群众,也有针对性的疏导,从心理上和生活上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怎么看待违建与坍塌事故之间的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阮齐林:违章建筑和死亡结果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违章建筑可以建得很漂亮,建得很结实,两者之间没有必要联系。坍塌很可能是因为建设过程中违反了建筑规范、建筑技术标准、建筑程序,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才塌掉,塌掉之后造成死亡结果。和建筑本身,盖这个房子有没有得到规划许可,有没有土地使用证,有没有建设许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说是由建筑质量引起的,或者说没有按照有关的安全规范和建筑规范的要求,偷工减料,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所造成的,那可能涉及到工程安全事故。

饭店所有者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阮齐林:饭店所有者,如果说他雇佣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或者向这个施工单位提出了不合规范的要求,比如我只有这些钱,非要这样的材料等等,除非他在这方面对雇佣的工程队,或者对施工过程进行干预,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下降或者说不合规的情况发生,他可能会负一些责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就是个民事上的问题。只有违反有关生产作业的规程或者违反有关的建筑规范,非常严重,造成了产品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的严重的缺陷,包含了事故隐患,这种情况下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问题。

自建房变身经营场所,暴露出怎样的短板与漏洞?

聚仙饭店,是它所在的陈庄村和相邻的安李村,唯一可以举办大型聚会的饭店场所。附近村民家里需要举办红白事儿,大都会选择这里。而像这样有自建房变身而来的经营场所,它的修建、以及后来的扩大加盖,能否进入有关部门的监管视野呢?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屋怎么盖,法律又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呢?面对各种安全隐患,我们如何补齐短板,堵住漏洞?

从建筑学角度如何分析悲剧原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罗德胤:事故有不同的类型,像一些小型的破坏,很多时候是没爆出来,所以没有引起关注,这种事情估计还挺多。像这样突然坍塌是小概率,但我国农房的基数实在太大了,而且经过10到20年的使用寿命,现在也到了一个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所以总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如果自己仔细观察,有时是能观察出来的,像墙体、梁柱有裂缝、变形、歪闪,如果自己能仔细看也能看出来。当然有些迹象可能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看出来,要实行制度性的检查。像这种经营性场所,必须要实现每半年或每一年全面检查一次,像人每年就要体检一样,请专业的人员来,判断它是否有问题,是否进入到风险期,是否要采取提前的加固措施,或者已经到了期限寿命,该拆除重建了,这要有专业的人介入。

农村自建房没“法”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罗德胤:虽然有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农村建设管理条例》,规定达到一定层数和面积之后,就应该去报批,由专业人员监管。但事实上我们的编制非常少,一个县的建设科只有两个人,他管全县的农村,实际上是管不过来的。有很多乡镇,有的是有建设管理站,但即便设了之后,他们的专业水平也不行,人员编制的缺陷非常大。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农房基数实在太大,需要有相当多数量的专业人员才能管得过来,因为实在没有能力,国家就暂时放弃了这一块,这一放大家形成习惯了,反正没人管,好像也不太容易出问题,如果有人出来管一下,户主还不高兴,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当这个所谓的“坏人”了,但是隐蔽的小概率事件,积累到一定数量一定会爆发的。利用这一次事故的出现,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是该推动国家和政府来出台这方面的政策,来覆盖这一大片空白的时候了。

补短板,填漏洞,该从何做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罗德胤:①这次运动式的排查是有必要的,因为它爆出来的是这两例,但是隐藏的数量可能大得多,现在趁着机会赶紧排查,有可能会把那些潜在的危险对象找出来,减少损失。②建立长效机制,要想办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农村建设管理制度,有一些基本的管理要求,要配备基本的管理队伍,要有基本的审查流程,而且一定要有基本的工匠队伍,有经过一定程度培训的工匠人,就能做一些基本的把关,避免恶性事故频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