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喜欢木兰花,就写了一首赞美木兰的诗,最后一句惊艳了时光

2020-08-28 08:12:23 作者: 白居易喜欢木

《诸名家百花诗》中有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木兰》诗,木兰就是玉兰花,这首诗以其对玉兰花超凡的修辞和无限美好的遐想,而让诗意回味无穷。玉兰花是花中的精品,这首诗也是咏花诗中的杰作。

(《诸名家百花诗》中的《木兰》诗)

一,原诗

木兰

妖娆轻盈态,兴在楚宫词。

紫房常自敛,日出折胭脂。

二,紫玉兰花赏析

“妖娆轻盈态,”这两句诗对玉兰花形状和姿态的描写,极其传神,“妖娆”本是指娇艳美好的 ,妖媚艳丽的样子,多是用来形容女子绒毛或者体型的一个词语。

白居易移花接木般的高超园丁手感,将这个词语用在在玉兰花花瓣的身上,如果说没有见过玉兰花开的人或许会有惊愕的感觉,认为这样的形容是否有言过其实的感觉。

但是如果真正见过玉兰花开放样子的人,又会觉得“妖娆”这个词语用在玉兰花的身上真是太精准了。

细看玉兰花,高高开在枝头,显得非常高洁,玉兰花开放时,站在树底下,就能闻见一股清香味。

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诗句,用以赞美玉兰的高洁的品性。不管是白玉兰还是紫玉兰,玉兰花的花瓣外形非常洁净,白玉兰纯洁的白,薄的晶莹剔透。

如果天气晴朗,阳光照耀在玉兰的花瓣上,站在树底下在看玉兰花,会感觉玉兰花的花瓣是透明的,花瓣的脉络清晰可见,粉妆玉砌;紫玉兰娇嫩,美艳,花色和外形是独一无二的紫色,每一片花瓣像是一位婀娜的舞者,衣袂飘飘的白衣舞者或是紫衣舞者。

玉兰的的名称中有一个“玉”字,这是对此花最准确的形容。玉的温润,花的仙姿,玉兰花就是对“仙姿玉貌”最好的解读。

“兴在楚宫词”唐代诗人薛奇童《楚宫词》二首里有“

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和“

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

”的诗句。

楚宫词是源于一个与楚灵王有关的典故,这个典故记载在《

墨子·兼爱

》中:“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楚宫词本来是对楚灵王这一特殊嗜好的讽刺之词,但是白居易在引用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巧妙地将“细腰”这一有特殊内涵的词语嫁接在玉兰花瓣的形状上,将玉兰花花瓣婀娜多姿的形状比喻为袅袅娜娜的舞者的优美姿态。

在白居易这样的比喻修辞手法之下,人们只能体会到玉兰花的优美姿态,再无其他。不得不说,白居易在这句诗上是下了一番推敲功夫的。

“紫房常自敛”这句诗中,“紫房”又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来是指道家的炼丹炉,在这里,白居易将紫玉兰花的外形比作了道家用来炼丹的丹炉。

“自敛”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收放自如,是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以自己的心理和意志力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达到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养的境界。白居易将“自敛”用在玉兰花上,很明显让这个词语又多了一种新意。

在白居易的眼中,玉兰花悄无声息的开放,自由在在的绽放,绽开的玉兰花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玉兰花 在这里已经被诗人赋予了一种臻美的品行,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用道家的“无为”思想来衬托玉兰花的境界,用道家的思想和玉兰花相提并论,白居易是该有多么喜欢玉兰花呀!用这么高的赞美之词和修辞手法来写他眼中玉兰花。

“日出折胭脂”白居易是一个修辞大师,尤其是对颜色的修辞上,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白居易的妙笔之下,江南大地处处生花。

可以想象,花开的时候,加上明媚的阳光照着的话,花朵会表现出一种超出自身色彩的更加明快的色彩,褶褶生辉,明艳动人,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传神的表明了这一切。

(白居易绘像)

小结

言归本诗“日出折胭脂”胭脂是一种色彩,怎么能用“折”这个词语呢?是一种抽象的写法吗?其实不然,白居易只是将盛开的玉兰花比作了胭脂。

这样美丽的玉兰花,在诗人的眼中是如此的美艳不可方物,别的词语描摹起来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一个表示动手采摘的词语“折”又将读者带进了无限的遐思之中,白居易爱极了眼前的玉兰花,心里不禁有一种“愿君多采撷”的想法,更有一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想法,诗人白居易到底采摘眼前的玉兰花了没有?

全诗就在读者这样的遐想中戛然而止,读来又多了一丝意犹未尽,一丝回味无穷。在人们无尽的遐想中,诗意隽永,亘古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