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滨食品创始人陈海滨讲述创业故事:“在特区创业是一种幸运”

2020-09-03 18:21:32 作者: 鹭滨食品创始

陈海滨一直珍藏着创业初期手写的营业执照。记者 郭钦转 摄

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彻底改变了湖里区县后村围里社村民陈海滨的命运。

随着城市的变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陈海滨做起了食品加工、销售的生意,由此开启了他30多年伴随特区发展跌宕起伏的创业之路。

陈海滨于1989年创立的鹭滨食品,如今已是一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成功食品企业。“作为一个特区人,在厦门创业是一种幸运。”陈海滨感叹道。

借特区美名打开市场

1989年,靠批发粮食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的陈海滨,回到了当时的禾山镇围里社,开办了鹭滨食品加工厂,生产厦门特产蛋花酥。“当时机器厂房总共投入了10多万元,用光了积蓄。”陈海滨介绍,他可能是湖里区第一批走上创业之路的人之一。保存至今的营业执照显示,鹭滨食品厂的营业执照编号为“闽厦湖工商H字110004号”。

然而,现实一开始就给满怀创业热情的陈海滨以迎头痛击。因为没有销路,鹭滨食品在创办后的第一年,就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停产。当时的陈海滨经常愁得睡不着,甚至一度想过卖掉机器设备,关掉工厂。“是特区的美名给企业带来了生机。”陈海滨介绍,他意外收到了上海一家糖酒公司的回信,内容大意是“特区的企业肯定值得信赖”,请他带着产品去趟上海面谈。

那时候,从上海到厦门的火车车程要28个小时,回程没买到坐票的陈海滨,用编织袋打地铺,在别人的座位底下一路睡回来,但心里充满了希望。

数月之后,鹭滨食品收到了一份来自上海的大订单,彻底拯救了处于初创期的鹭滨食品。

陈海滨介绍,那几年,鹭滨食品的蛋花酥在上海市场的年销售额就已超过了百万元。

融资困难政府助其贷款

在鹭滨食品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出现困难的关键时刻,都有特区各级政府部门关怀和帮助。

1996年-1999年,鹭滨食品经历了企业发展的第二个困难时期。受当时经济大环境影响,鹭滨食品的产品销量大减,生产断断续续,已难以为继。

1997年,为了市场转型、寻找出路,陈海滨想要增加一条夹心巧克力生产线,但苦于资金短缺无法实现。在那个时候,私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还非常有限。

当时禾山镇一位分管工业的副镇长主动来企业调研,听说鹭滨食品的困难后,他带着陈海滨到信用社位于江头的湖里区总部,为陈海滨贷款牵线搭桥。

“这是一家扎实的企业,能支持多少就支持他们一点。”陈海滨说,他至今仍记得这位副镇长在信用社工作人员面前为他说的这句话,感恩在心。

那一次,鹭滨食品从信用社贷到了80万元,建设了新的生产线,并最终走出了发展困境。

陈海滨和这位副镇长并不熟识,如今回想起来,只是依稀记得他姓叶。特区政府及基层干部的务实、无私,真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态度令陈海滨动容。

陈海滨介绍,多年来,特区的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为企业发展搭台铺路,鹭滨食品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由政府主导的展销会、投资洽谈会等活动,找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目前,鹭滨食品的产品营销网络遍及国内各大城市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人物特写

难忘儿时滋味 推广厦门特产

鹭滨食品30多年根基稳固的关键,陈海滨认为,主要在于他们对于食品加工行业的专注和坚持。

谈到企业的未来,陈海滨带着更多的情怀。他难以忘怀儿时吃到父亲带回的蛋花酥时的那份幸福与快乐,他期待厦门的特产蛋花酥能成为更为主流的休闲食品。

在鹭滨食品当前丰富的产品系中,陈海滨对蛋花酥产品倾注了最多的精力和资源。他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来为厦门百年特产的发扬光大做一些事情。

(晨报记者 郭钦转)

来源:海西晨报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