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儿女·共赴国难

2020-09-04 00:58:27 作者: 濠江儿女·共

海外网澳门9月3日电(记者毛磊)福建省澳区政协委员联谊会青年委员会9月3日在澳门濠江中学礼堂举行濠江儿女·共赴国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主题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近百名青年学生和各界代表现场参与。同时,两岸四地的观众通过YOUTUBE、FACEBOOK、网易直播、港珠澳直播等平台实时在线观看。截至活动结束,各平台点击量已近25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抗战期间,澳门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一辈,积极投身爱国救亡运动,是抗战史里鲜为人知却无法磨灭的重要一页。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饮水思源、继往开来。

主创团队根据新时代媒体传播的特点,创新采用情景剧场和嘉宾分享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出时空历史交错的氛围,令人宛如身临其境,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线上线下观众共同经历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整场活动共有四幕,分别是:《强敌来犯·中华告急》、《濠江儿女·共赴国难》、《追忆往事·血泪尤新》、《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活动揭开序幕。澳门中学生首先登场,朗诵《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随后,抗战史专家王熹围绕时间轴讲述重要抗战历史事件,指出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侮的第一次完胜,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主讲嘉宾著名法学家杨允中、资深教育工作者刘羡冰和知名社会活动家伍瑞安都是抗战亲历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刘羡冰女士讲述了抗战时期澳门的社会状况,她指出当时葡国统治下的澳门虽未受战火波及,但濠江儿女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各界人士通过募捐、宣传、甚至亲赴战场等方式共赴国难,如:全澳市民踊跃捐款筹集抗战军费活动甚至舞女都捐出贴身首饰,由热血青年组建的“旅澳中国青年乡村服务团”积极参与配合前线战斗工作,更有血染沙场的梁捷、侯杰光、杨维学等烈士的英雄事迹。

杨允中先生讲述年少时生活在“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法西斯统治下的伪满洲国,亲身经历了“尸横片野,饿殍满地”的惨况,以及东北军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反抗的壮举。谈到澳门的抗战史,他认为澳门是抗战前线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为华南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伍瑞安先生讲述了自己在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日本全面侵华破坏了他安逸的生活。为逃避战乱,他和家人从广东台山一路辗转到贵州贵阳,途中经历了战火、饥荒和亲人离散,对比九死一生、颠沛流离的童年,他深深感叹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三位亲历抗战的老人以史鉴今,一致勉励年轻人要不忘历史、珍惜生活、奋发图强、报效国家。

澳门文献遗产学者杨开荆讲述了舅舅陈冠时烈士的抗战事迹。出身名门的陈冠时为救国难弃笔从戎,参加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的抗日活动。一次行动中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被日军俘获后英勇就义,时年仅21 岁。杨开荆说,反思战争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促进和平,国家必须强大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在最后一幕《铭记历史·自强不息》中,作为首尾呼应,王熹再度登场发言。他指出,虽然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也凝聚了民族意识,促进了国家的自强和进步。今年以来全国各个领域踊跃投身抗疫战斗的年轻人,与抗战时期的热血青年有着跨越时空的共鸣,这种伟大的传承必然会推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环节。现场的青年学生踊跃发言,澳门青年历史教师李俊认为,抗战的历史唤醒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国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虽然两岸四地的制度和生活方式或有不同,但血浓于水,同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只有国家强盛,个体的幸福才有保障;来自台湾在澳门就读大学的郑雅伦同学表示,抗战作为两岸人民的共同经历和不灭回忆,其精神也是两岸共同拥有的丰富文化遗产,应当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澳门中学生罗家潆和小学生喻彦茜也分别发言,表达了自己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和认真学习、建设祖国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小学生陈约丞因疫情无法赴澳,专门送来精心制作的视频,讲述了自己对抗战历史的学习和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强大和香港繁荣的渴望之情。

活动尾声,福建省澳区政协委员联谊会青年委员会主创团队代表上台发表感言,他们表示举办本次活动是一个学习和收获的过程,在短时间里接触了大量珍贵的抗战史料,被震撼的同时,更深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幸福一代。青委会主任何萍萍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成为一颗种子,在未来影响和感染更多年轻人正确了解国家历史,继承发扬先辈遗志,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宣传者和捍卫者。

最后,在全场高唱出生于澳门的冼星海先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歌声中,活动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