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这些错误一定不要犯!

2020-09-07 05:15:06 作者: 公务员面试,

最最最重要的一条是:进门不要报自己的名字 回答问题不要提及个人信息。一旦犯了这样的错误,就不要想着如何在面试中大放异彩了,考试资格都直接没了……

讲道理,公务员面试确实是我知道的面试中讲究最多的一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笔试过了折在面试的,不管怎么说,我也是经历过面试还成功上岸的人,有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的这些错误,大家能避就避吧。

过分迷恋培训班

近年来,公务员面试一直在往去模板去套路的方向发展,培训班也都在反套路反模板,但是说实话,一个依赖培训班的答题模板回答问题的考生,身上很难不带一些培训班的工业化模样。

说到底培训班都是面向一个班30人左右的统一教学和传授,这种情况下,离开模板它也确实很难教下去,要是还想每个人都不同且优异,恐怕就只能请孔子在世,只要都能跟着老师到处游历,别说30个公务员,72贤都能给你教出来。

但是圣人毕竟稀有,怎么说也是个SSR,不是每个培训班都能请得起的,所以说,在培训班里还是要以练为主,培训班最大的好处就是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剩下的那些答题模板和套路,听听就算了,也别往自己的答案中套了,拿不到高分还会让考官在心里下定义:“又是同一个培训班出来的。”

答题模式化、套路化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类题目中。一些培训机构模式化的培训教学方式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发挥,答题模式化、套路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个性化、特色化明显不足。

就像组织协调类题目,面对领导交办任务,一上来就是感谢领导的信任,然后就是做预案,报领导审批。这种答题套路,如果是个别现象也就罢了,问题是众多考生中有很多都经培训机构模式化培训,题目几乎都是统一口径、统一模式回答,得不到高分也就很正常。

其实现实生活中,如果不是重大工作,完全可以口头请示领导的,不分事情大小,动不动就做预案、做计划报领导审批,反而有些不合时宜,如果领导不在,难不成手头的工作就要在这里堆着,直到领导回来审批吗?

模式套路只不过是面对某种问题时可以节省思考时间的一种捷径,但是如果每题都要走捷径,有怎么能够看出区别呢?在有些模式套路与题意不符、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情况下,迷信套路和培训机构的权威只会让自己大吃苦头。

学生思维严重,形式大于内容

因为我自己是应届生参加的公务员考试,所以我自己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但是,要不是去参加了个面试培训班,我也不知道学生思维居然可以天真到这个地步……

我去的那个培训班里应届生还是不少的,大家都是天真单纯大学生的时候很难说谁比谁深刻,但是面对“某机关提倡年轻干部积极参与“三进三同”活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如果单位选派城市长大的你参与这项活动,你将如何适应农村生活?”这样的问题,回答一句:“我是城市长大的,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有这个机会对我来说正好,可以作一次农家乐旅游。”依然会让人觉得很魔幻现实主义。

可能那个同学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就这一点来说,这个回答的效果简直出类拔萃……

这样的错误我也有,想问题的时候总是很想当然,喜欢从很大的层面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总是想用一些高级的专业词汇来显示自己的水平,但其实能力和水平看得是回答问题的方向和具体的解决措施是不是切题。

过于高深和书面化的词汇并不能衬托得我多专业、高贵,反而会有不接地气、分不清主次的感觉,更何况我也没啥实际经验,最后回答出来的东西就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听上三句就有困意袭来。

审题不清,思维过于发散

这一条其实也不难理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跑题了,我刚开始练的时候经常这样,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抓到问题的重点,在不重要的细枝末节长篇论述,真正的得分点却一句话带过或者压根没有提到,可想而知也是拿不到什么分数的。

按我自己的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有以下三个原因:

审题偏差:对题目关键信息、逻辑结构、提问方式等把握不准确,导致理解偏差;

侧重点偏差:答题中展开分析了非重点内容,或对某些要点过度分析,导致答题内容的结构偏差;

知识性问题:题目看不懂,热点不了解,名言警句看不懂,对分析造成了极大困难。

但其实还有很多人在平时练得很好,但是在考场上因为临场紧张,导致审题出现偏差,同时又因为思维方式产生的偏差而过于发散,列大纲时就有不同的思路和想法在脑子里打架,又没有办法快速决断,最后说出来的话看似每个点都说到了,但是又都没有说透,真正的得分点反而漏过了,把简单的题目复杂化之后又说不清楚,最后给出的结论也就两边都不靠,自然也就拿不到什么分了。

说实话,上面说的三种错误都是我自己身上比较大的问题,分析到最后还是对思维的锤炼不到位,也怪我,从小跟着老师学惯了,一向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进培训班就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套路回答问题,也没有自己想过、总结过。

还是后来一次的集体模拟中,我发现面对同一题型所有人的回答套路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我只听了一下午就已经有些腻了,很难想像那些考官要怎么从这么多的相似回答中挑选一位幸运儿上岸,这难度直逼在一堆白百合中找出一位王珞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