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修白纪实文学《天年》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天年》是修白最新的力作,这是一份关于老人面临死亡的报告。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天年》记录了14位老人的临终前所遭遇的各种境况。
(研讨会现场。摄影/俞丽云)
修白用三年多时间,深入多家养老院观察体验生活,并与老人和护工近距离的交流,取得了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一个养老院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有孤独和眷顾,有慈悲与天真,也有残酷与冷漠。修白通过这本书,对老人、死亡、生命等诸多命题进行了真情的刻画和深刻的反思。
《钟山》杂志副主编何同彬在研讨会上表示,养老的问题、老龄化的问题是文学应该关注的“大问题”,但要把这样一个题材处理好,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因为其中涉及到太多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和生命哲学的复杂问题。修白以女性作家的敏感、敏锐,以一个儿女亲历父辈死亡的痛苦经验为基础,勇敢地挑战了这样一个“大问题”。
谈及本书的初衷,修白这样说道:“我写这些老人的死,写一次,自己死一次。每天写完一段,要找一本有趣的书来缓解这种压迫。这些有趣的书是鲁迅直译的《苦闷的象征》、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集《好笑的爱》,还有毛姆的《面纱》。这些别处的生活,以图像和书本呈现的时候,他者的世界一下子介入到我的生活中来。这种介入,在帮助我们找到生命中的细微欢乐。这些欢乐形成的巨流,抵御着死亡的恐惧,更清晰地领悟生之意义。”
《天年》是近几年来江苏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优秀成果。省作协自2015年设立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以来,共有75人次获得立项资助,他们或深入农村、或进入厂区、或走入基层,在与火热时代、真切现实的拥抱中,感受时代、书写人民,写出了不少展现新时代的文学作品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在研讨会上提出,定点深入生活,首在定好地点,其次贵在深入,另外还要聚焦现实。“《天年》在选点上就不同,它选取的是养老院这一比较独特的领域。《天年》的写作,历时三年,深入养老院、深入老人的生活,正是在‘深’的层面上做文章,才有了这一思考深刻、表达深情的艺术结晶。”汪兴国希望广大作家在定点深入生活中,真正做到深潜、深入,提升自己观察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的能力,以优秀作品反映生活、书写人民。
作者简介:
修白,女,生于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3届高研班学员。在《钟山》《当代》《十月》《山花》《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20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著有长篇小说《金川河》《女人,你要什么》,小说集《红披风》等。根据同名小说《手艺人》改编的电影在北美上映,入围第27届棕榈泉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