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武汉两大博物馆云上PK

2020-09-19 22:47:18 作者: 全国科普日,

长江网9月19日讯(记者郭可滢 通讯员吴利霞)“逛地质类博物馆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科普讲解可以更接地气。”19日,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启,武汉两大博物馆——武汉中华奇石馆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的珍藏展示在线接力:由中国地质大学矿床学博士刘安璐妙趣横生地解读馆藏珍品,通过长江日报直播平台向观众清晰、流畅、生动地展示各自的“镇馆之宝”。

刘安璐博士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介绍“磁悬浮地球”。刘雍涛 摄

“平常非常喜欢逛博物馆,对逸夫博物馆更熟悉一些。这次受到邀请,从我的角度来阐述两个博物馆各自的馆藏宝贝:像海百合化石和鱼龙化石,两处博物馆都有,可以从化石保存的不同特征角度出发讲述;同时,两馆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武汉中华奇石馆有亚洲最大的蔷薇水晶这些珍稀程度极高的展品;而逸夫博物馆矿物晶体的种类更多,在这里能看到钻石、荧光石等璀璨精巧的宝石。” 刘安璐博士表示,无论是武汉中华奇石馆还是逸夫博物馆,其馆藏都以化石、矿石、景观石等自然遗产为主,记录和反应了地球的面貌,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现在的自然环境变化。

“武汉中华奇石馆大型化石的珍贵程度和数量优于逸夫博物馆,而逸夫博物馆对藏品陈列形式的系统性要比奇石馆更强,其展陈手段也更丰富。”在看完这场博物馆PK直播后,国家自然资源首席传播专家徐世球教授对长江网记者表达了对两馆各自特色的看法,同时也对讲解员刘安璐提出了建议。“云上直播的形式很新颖,不过讲解方式可以更接地气、更有趣一些,减少像线下讲解一样的专业度高要求,更能吸引网友的注意力。”

刘安璐博士在武汉中华奇石馆介绍鱼龙化石。刘雍涛 摄

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教授则表示:“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系列科普活动,创新科普活动方式、扩大科普覆盖面、提升科普影响力,一直是我们地大博物馆的传统。这次同武汉中华奇石馆合作,以地大博物馆和中华奇石馆镇馆之宝大PK的线上直播形式,带领大家以新奇的角度来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对比同类展品不同的形态特征,听老师讲解其中的原因,帮助大家发现逛博物馆特别是地质类博物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相信观众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武汉中华奇石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的双馆PK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开启了博物馆的合作交流之门,借力全国科普日活动契机,我们将与逸夫博物馆携手,取长补短,百花齐放,共同推动自然教育,为大众提供更宽阔的文化科普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