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大赛取消一二三等奖,却评出“最佳脑洞”“最佳跨界”奖项

2020-09-21 21:02:12 作者: 儿童美术大赛

“这个孩子的作品有想法!”9月20日下午,在第二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终评现场,由全国知名少年儿童美术教育专家以及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等担任的评审委员们,面对着铺满会议室的参赛作品,进行着紧张的投票评审。

不过,与大多数儿童美术比赛不同的是,本次大赛共设最佳思维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脑洞奖、最佳传统文化传承奖等十六项大奖,根据年龄段划分,每项大奖遴选出10名获奖者,共计获奖者480名,证书却并不划分等级。此外,大赛组委会还颁发给积极参与活动的机构和个人一些特殊奖项。

“对一些老师、家长来说,他可能希望通过名次等级来对孩子的艺术成绩做一个肯定的评判。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评判可能打上功利化的烙印,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大赛终评评委、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丹说道,此次比赛的奖项设置,鼓励了艺术创作的差异性,希望从不同角度看到孩子们的亮点,激发其创造力。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冯海涛说,从上届大赛结束后,大赛邀请了国内知名儿童美育专家研讨,结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了本届比赛的诸多奖项。“比如最佳脑洞奖,就是针对儿童不拘一格、突破成年人思想束缚的想象力。”本届大赛的主题 “_____是怎么来的?”需要小选手自己设问,自己解答,考察了他们主动探索、观察以及通过图像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地弱化对于儿童绘画技巧的苛求。

从初评到终评,评委们通过对一万五千余件作品的梳理,从大数据分析中发现,很多小选手的作品都表现抗疫题材,反映出孩子对自身生活的真实感受。很多孩子通过“我是怎么来的”、“弟弟/妹妹是怎么来的”开始了对生命的追问,也反映出二孩政策对这一代孩子的影响。

冯海涛透露,在参赛作品中,也有一些明显经过教师或家长引导的作品,一些小选手的作品有共同的绘本模版。例如,在题材上,“恐龙化石是怎么来的”在本次大赛上就出现很多,很明显,孩子们是受到了流行绘本的影响。还有一个学校共投稿200多件,内容同质化、程式化,像出自同一人手笔,最终鲜有晋级终审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评委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学校过多的干预下,作品体现不出属于孩子的想象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比赛设立了最佳传统文化传承奖,一些参赛作品用泥塑等传统民间美术工艺尝试进行创作。“少年儿童的模仿力、可塑性很强,这一时期是接触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年龄阶段。”大赛终评评委、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乔晓光说,希望通过这样的奖项设置,鼓励更多孩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