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的奇思妙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调查报告

2020-09-23 22:45:01 作者: 华科的奇思妙

“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最大的好处是五年不考核,可以潜下心来研究自己的课题,这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而过去,每年的考核和报表要花一个月时间应付。”吕京涛教授把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这项另类“福利”看得很重——良好的条件和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一心一意紧盯学术前沿。“没有繁文缛节捆住手脚,才有更多的精力搞科研。”

记者梳理发现,以首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为例,他们在9名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成果丰硕,共发表1篇《科学》论文、1篇《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一批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科学家出现在“奇思妙想团队”,迸发出强劲的科研实力。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接受了长江日报采访。他说,做科研有两种,一种是自由探索,一种是有组织的创新。两种形式能否有机结合,既凭兴趣又能志同道合?这是创办“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初衷。

面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近五年涌现的科研成果,丁烈云表示,现在有些团队科研很有成效,有些还没有成效,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能完全以成果论英雄,前沿目标越远,时间就需要越长。或许会有很多年没有显著成果,但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顺其自然的过程,不是为追求成果而追求成果,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科学研究之路不平坦,在成功之前总有无数次失败,失败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丁烈云认为,现在的科技工作者容易受到各种学术帽子的诱惑,很是干扰。作为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短期内很难出成果,学校给予一定的待遇,可以将目标定得更远大一些。至于能否产生好的成果,拿到一些学术大帽子,不是我们追求的初衷。“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今后几十年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要想在世界舞台中领先而不缺位,当下就要埋下种子。”

吕京涛坦言,过去每年都有科研、教学、思政等三方面考核,现在没有了科研考核。过去为了应付科研考核,往往急功近利,实际上,很多科研都需要沉下去多年,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

科研不追求急功近利

一位体重69公斤的成人,日常活动能量的平均功率在100瓦以上,只需收集其中1%,就可能满足人体所携带的便携式电子器件的能量需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军教授是第二批“奇思妙想团队”负责人,他认为传统的可充电池太笨重,限制了下一代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他将科研目标瞄准解决穿戴设备供电问题。

那么,如何收集人体的这种能量呢?水系热化学电池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易放大的热电转换技术。据预测,热化学电池的相对卡诺循环效率若达到5%以上即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至今仍无法跨过这一门槛。周军教授团队提出利用热敏性晶体材料诱导可持续离子浓度梯度的妙想,获得了目前热化学电池领域最高相对卡诺循环效率11.1%。这表明依靠人体能量,便可为穿戴设备供电,商业前景巨大。

9月11日,周军团队的成果以《低温集热用温敏结晶增强液体热电池》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未来或许我们再也不用拿着手机到处找电源了,依靠人体能量即可解决。

两年前,首批“奇思妙想团队”之一的韩宏伟教授团队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钙钛矿吸光材料,只需要简单“印刷”工艺,6个步骤就能让普通玻璃实现发电,而且阴天也能工作。该成果有望将光伏组件的峰瓦成本控制在0.5元以下,普通人可以用上最便宜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