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陈晓生:拄拐创业撑起一个家

2020-09-27 17:32:16 作者: 张家口陈晓生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张进宝 通讯员 院玉顺 尹辉

陈晓生展示荣誉证书。 院玉顺 摄

靠拄双拐走路

9月21日,记者走进张家口下花园区花园乡棘针村陈记刻印中心时, 陈晓生正在刻章。

陈晓生,63岁, 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拿起相机会照相, 拿起刻刀能刻章,还会用电脑搞设计,修锁、配钥匙也是样样能行。

初见陈晓生,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自强自立。 只要一谈起自主创业, 他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人活一口气,虽然做不了大事, 但要把小事做好, 我一定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陈晓生常常这样鼓励自己。

17岁那年,陈晓生靠着顽强的毅力, 在父母的帮助下,经过半年的锻炼,终于能拄着双拐走路了。随后, 他在父母的护送下到棘针村小学上学。

由于家庭困难和身体原因, 小学毕业后,23 岁的陈晓生回到了家里。 不服输的他坚持自学, 为自己的今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靠双手养活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陈晓生的人生信条,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陈晓生在配钥匙。

掌握多项技能

在陈晓生的陈记刻印中心里,摆放着复印机、照相机、刻印机、配钥匙机等设备,小小的屋子整洁有序。

陈晓生拄着双拐,一会帮助顾客修锁配钥匙,一会给村民复印, 一上午忙个不停。

“我这个小店,一开始只能刻章、修锁、配钥匙,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经营的规模扩大了, 增加了照相和复印, 既方便了村民,服务了大家,自己也增加了收入。 ”陈晓生说。

来复印的村民老高说:“过去, 咱村里没有复印店, 村民们为了复印点资料, 要跑到乡里或者县里去,来回好几十里地,既费事又费工夫。 陈晓生开设陈记刻印中心后, 村民们复印材料再也不用往远处跑了。 ”

“我是一个残疾人,文化低,想掌握一门技术,常常要付出比身体正常的人几倍的努力。 ”陈晓生忙里偷闲说起了他的求学经历。

小学毕业后, 为了掌握一门技术, 陈晓生带着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20元钱, 到怀来县拜刻章师傅胡正军为师,学习刻章。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后,陈晓生回到村里。在村干部的帮助下, 他开始经营 20 多平方米的陈记刻章店。

1985年,陈晓生到下花园火车站附近, 跟王进师傅学习钉鞋、修锁、配钥匙。经过一年的学习,陈晓生回到村里为村民服务。

后来, 陈晓生又增加了照相、打字复印的项目。

陈晓生与妻子张金云探讨修表技术。

创业赢得爱情

陈晓生好学上进。1992年,为了掌握新技能,他到涿鹿县跟赵师傅学习修表。

在学习修表期间,陈晓生认识了同在赵师傅修表店学习的女青年张金云。 张金云是涿鹿县张家堡人,也是一位残疾人。

陈晓生为人厚道,聪明好学, 身残志坚的他打动了张金云。 学习上两人相互帮助, 生活上互相关心, 两颗心渐渐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一次, 张金云跟着陈晓生回棘针村看望他的父母, 陈晓生的父亲陈春友长年患病, 母亲王秀莲也是疾病缠身。

张金云了解到, 陈晓生不但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而且还是个孝子,有口吃的先敬父母, 有口喝的先敬父母。

“这个家太需要个女人照顾了。”张金云下决心嫁给陈晓生。

1992年冬天,张金云和陈晓生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

婚后,两人相亲相爱,共同经营着刻字修表店。

撑起困难家庭

这几年, 陈晓生又患上了糖尿病、心脏病,2016年、2019年两次做手术,花光了家中积蓄,负债累累。

张金云身体也不太好,常年腰腿疼,患有高血压疾病,常年吃药。

陈晓生的儿子陈富患有先天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全靠父母照料。

陈晓生的邻居王占彪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 一家三口3个残疾人。 陈晓生靠着顽强的毅力, 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

陈晓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乡亲到他的店里打字复印,他只收成本费。

陈晓生的爱心举动也感动了村民, 许多村民从地里干活回来, 总忘不了给他带点新鲜蔬菜、玉米、瓜果等。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只要有了付出,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都是乡里乡亲,挣点钱够家人生活就行了。 ”陈晓生说,知足常乐。

2009年10月, 陈晓生被评为市残疾人创业先进个人。 2013年5月,他被评为下花园区残疾人创业先进个人。

2019年,陈记刻章店发展成为陈记刻印中心。

“我最近买了一台激光雕刻机, 比起手工刻章来,既省功又省力,刻出的章来还精致。 我已经带出了3个徒弟, 他们也是残疾人,都在自主创业,靠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今后, 我准备多带几个残疾人,教他们技能,将来更好地生活。 ” 谈起今后的打算,陈晓生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