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人的记者节心声:?纵路途坎坷,我们不止步

2020-11-08 20:56:36 作者: 时报人的记者

□新时报记者 薛冬

这是我以记者身份经历的第7个记者节。现代人对7这个数字过分敏感,有道是“7”年之痒,或许我就是在挠痒痒中过了7个365天。

落笔这天是2020年11月7日,立冬,记者节的前一天。一大早,#请回答1988开播5周年#的话题冲上热搜,这是一部豆瓣评分9.7的神剧,不用提醒,每到暖气肆意,就变成了冬日限定。这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既费泡面又让人好哭。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请回答”系列,如果时间退回到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的那天晚上,我还会不会拿着2B铅笔,把那一个个对应“新闻系”的黑色小方框涂满?答案是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顺利地被第一志愿录入,在距离家门口不到2000米的校门里开启了放肆的新生活。

我的大学有大树,有满地金黄的落叶,有郁郁葱葱的松柏,八角楼里有传奇的神猫,图书馆有占不着的座位。回忆里的我东奔西闯,也没获得突破年龄局限的视野。现在想想,如果让我重回二十岁,我是否会走不同的路?

答案是我不知道,可我确实挺想回去的,这是真心话。

但我没有时光机,在不可逆的岁月更替里,我只怕是没有回头路。

7年前,我从这个名叫新闻系的“象牙塔”毕业,懵懂地进入社会。“记者”是我第一个职业,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也是因为对它始终怀有的敬畏。

我执着地写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是“记者”,这是我的一份职务行为。我倾尽全力,是为了它写字。

我是大众点评V8顶级会员,为了凑点评数量,我不择手段地罗列语气词;我是马蜂窝忠实会员,每篇游记只开一个头再无动静。我有一个公众号叫“风味济南”,注册几年更新太少到让人脱粉。这7年来,唯一让我坚持的事,就是做记者,唯一让我能严肃写字的职业,也是做记者。

我想我真是爱它,只是不愿承认,我也真是讨厌它。讨厌花6个小时只能写出300字的夜晚,讨厌因为社交恐惧症拒绝跟陌生人讲话的交谈,讨厌发不上稿子心焦难耐的火苗……我在与它的爱恨情仇里过了7年,痒得要破皮了。

人常说,做人要有底线。我却觉得,做新闻亦同做人。如果说空谈理想是吹牛,那么谈底线就是很现实的问题。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键盘上打字亦如是。我懒得叨扰别人,也不想给自己下定义,寻着自己的路走,有所不为地走下去,或许能有一条路通向罗马大道。

立冬这天,我在冒着呲呲油火的炭火旁吃着烤肉,电视里循环播放着《请回答1988》,每一集里,都有狗焕妈妈不厌其烦地换着各种豹纹装,烟火氤氲里,我看不清对面伙伴的笑脸,在这个看不见月亮的夜晚,祝有底线的记者们,节日快乐。

编辑:孟祥军 王瑞琦

评论员:赵晓昕

校对:李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