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就职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管首都机场地区文化建设及文化养老等相关工作。同时,他还是著名青年美术评论家、首都机场书画协会客座教授……诸多头衔于一身。他秉承“工匠精神”,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人都说,在千百次的磨砺中,不断成长,横折撇捺间写的是对人生的感悟。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他依然砥砺前行,坚守那份责任。本期让我们分享他的故事,感受他的精彩人生。
做老人们的“准儿子”,不折不扣的做好服务工作
2015年11月,我正式调到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中心负责“文化养老”的相关工作,工作的调动使我对民航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与认识。
在机场工作多年,从一线运行岗位到管理岗位我都一一经历,但对面前的这份“新工作”起初没有什么明确的工作思路。以前没有来离退休中心工作时,我对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并不了解,尤其是经常来中心打球活动的老人们,更不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来到这里以后我才渐渐发现,他们宽容大度,每个人都很乐观,懂得享受生活。
老人的这种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活着是为了爱与责任、为了感谢与爱。我会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和老人们探讨绘画、书法、摄影,为老人们增加生活乐趣,每当我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脸时都感觉无比欣慰。
在离退休中心这个大家庭里,老人们悠闲的享受这种热乎乎的感觉,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就像是他们的家人一样关怀备至。我会积极了解离退休老同志的文化诉求,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与老同志形成有效沟通,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做到将心比心。
从事离退休服务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文化艺术事业,努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地积累各种经验。为了更好的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丰富提高自身素质。在2016年初顺利通过审核加入“北京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成为文联会员,积极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网站》、《中国民航报》、《国门生活报》、《中国第一国门报》投稿,全年共计入选文章20余篇。在中心领导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第五届世界友好机场总裁论坛”的民乐演出工作,受到了机场股份公司领导的广泛好评。
有人说“如果想走近老人们的生活,就要把自己摆在老人子女的位置上”。在工作中我就是他们的“准儿子”,给予他们耐心细致的照顾,真正做到以心换心。
加入“民盟”,它给了我一扇别样的窗口
在调到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的同年,我加入了神圣的“中国民主同盟”组织,成为了一位光荣的“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自从成为民盟盟员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把自觉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牢记心中:从只言片语的建议开始,积极参与努力献言献策,为行业和地区发展出谋划策。我的人生格言是: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觉自愿的多做一点好事,关心身边人、身边事,积极献言献策,努力为盟争光。
虽然资历尚浅,但感受颇多,盟内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谐的氛围使人感觉轻松而自然,老盟员们个个如长者般的宽厚慈祥,这一幕幕令我这个涉世不深的人感动不已。
回顾一年多的盟员经历,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民盟组织给了我一扇别样的窗口,使我能看到异乎寻常的美丽风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我站在这崭新的起点上,要积极为民盟组织服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把特长融入工作,凸显“工匠精神”
书画、写作、民乐……我把自己的文化特长与离退休中心的工作巧妙结合,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顺畅简单的工作方法,在学以致用这条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所在,耐心细致的工作,默默的练习、苦苦的求索,一刻从未停歇。
记得一次书画摄影展活动,老同志们兴致颇高,都在摩拳擦掌积极做准备。一位爱好绘画的阿姨拿来了几幅作品来找我,觉得自己总画不好,让我提些意见。我对她的作品提了一些建议,在我不断地鼓励引导下,在画面上进行了大胆的删减,这样一来画面构图漂亮了很多。通过此次交谈,再次燃起了这位老阿姨对绘画的信心和兴趣,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我的经验是:通过有效沟通形成文化共识,再加以积极鼓励引导,让老同志积极参与其中,收获快乐和幸福。
也许是因为宋代诗人汪元量的名句“玉人何处教吹箫”吧,使得我在小时候就知道洞箫这种民乐器。小学的时候由于兴趣所致自学过很多乐器,父亲会拉京胡,我常在一边静静的听,虽然不懂,但节拍顿挫间韵味也能听出一二。
回想我的第一支洞箫是很细的紫竹做的,那是一次偶然的收获。不经意的采风中将其买下,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时隔多年,再来看这第一支洞箫,虽说早已陈旧不好吹了,却成为我一份美好的回忆!
简单的讲,工作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从开始的前期了解情况,认真记录耐心解答及具体实施,形成一套完美的流程体系。这件艺术品光华夺目,使老年人们满意,不经意间仍有些许回味,这就是工作给我带来的收获,这就是我平凡工作中的“工匠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