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在乎的家乡 | 最忆老家马踏湖,和那又鲜又甜的白莲藕

2021-02-14 13:59:04 作者: 我和我在乎的

说他“返老还童”并不为过,70多岁的人了,精气神不输当年,下池踩藕也绝不迷糊。但办理二三十亩藕池,确实是个不小的体力活,考虑一再,他决议只种八亩地。按他的话,“假如藕不挣钱,我就不或许种。”

有多挣钱?孙华修给记者算了笔账。

“假如办理好了,一亩地产值在四五千斤,办理欠好,一亩也有三千斤。依照一亩地三千斤的产值,三元一斤也得9000元;假如能到达亩产五千斤,那就是15000元。”

孙华修介绍,除掉人工费、水电费、豆子等费用,一亩地纯利润少则六千元,多则八千元。

“种藕这么多年,本来三块钱一斤,本年比上一年涨了几毛。价格太高,工人和老百姓就不愿意了。咱的藕价格实惠,常买常卖,人家也愿意。”

孙华修回想,刚开始种藕没销路,都是推车到集市上论斤卖,现在市里、县里、工厂里都从这进货。本年打了1050箱,一箱卖50元,底子求过于供。

说到底,是乌河饲养基地的牌子打出去了。但他生怕种欠好,会脏了“乌河”这个牌子。

为保住藕的质量,孙华修很少施化肥,但会往藕池里施大豆,一亩地需求300斤豆子,亩均产值能到达4000多斤。而池里的水,都是井深202米处打的水,甜美清冽,保住了水质,种出来的藕就分外好吃。

“比及春暖花开之后,要把藕池里的脏东西全整理洁净,否则好藕会烂到湾里。”孙华修说,沉积下去的水,要悉数抽干,从头再换新水养藕。每年换一次新水,长出来的藕质量才好。

采访过程中,给记者感受最大的,不是孙华修一年赚了多少钱,日子有了多大改进,而是在兴旺日子背面,作为乌北乡民的他,心里由衷流露出来的骄傲感。

作为个体户的孙华修,是全村种藕人的一个缩影。乌北村共有170亩藕池,由乡民联合种藕、自主办理。

现在,气候逐步转暖,乡民们和雪莲藕的故事仍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