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有什么底线是不能妥协的么?
唐江澎:我们有一个底线守得很死,那就是学生睡眠时间。20多年了,确实有人跟我说,是不是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调整一下,我就跟他们开玩笑,你们谁要改革,等我不当校长去改。我说我的前任校长,我的前任的前任校长,人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保证学生睡眠,我们这确实坚持的非常好,这都多少年了。
(注:省锡中作息时间是 21点20分晚自习下课,21点55分熄灯、次日6点10分起床铃声)
澎湃新闻:省锡中教学楼里开了一家书店,教辅类书籍占部分,很多是课外书籍,更新挺快,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您们对书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唐江澎:我觉得到了高中之后,一定要引导孩子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要深入一点,要给他们提供一点理论支架,高中阶段是精神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他们在个子噌噌噌长的时候,我们用了大量的牛奶、牛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这种食粮支持,使他们发育的非常好,但是这些只长个头的孩子,你还要给他提供强大的精神乳泉,让他们获得强大的精神成长支持。
我说这话可能人家又要引起质疑,我是觉得,“只让做题”的孩子长大以后精神世界一片苍白怎么办呢?
书籍的筛选上我们没有太刻意的标准,我只是提了一条,保持城里新华书店的人文类书籍同步更换,不能让里边充斥着练习册。我们会从负面清单上去查,比方说哪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不让它进,社会上有新书出来,只要是人文类的他们也拿过来。我们有老师具体负责这个事。
澎湃新闻:听说您推荐学生看《身份的焦虑》,为什么是这本书?
唐江澎:我是觉得它里面有三个观点非常重要。第一个,从整个英国史的发展来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迅速增加了,这个时代最容易产生一种焦虑。我觉得我们中国社会目前情况也是,极容易产生身份性的焦虑。
第二个它在寻根溯源地回答“焦虑是什么产生的”,焦虑的实质是什么。比如说过度的期待等等,书里的框架非常好,我觉得这能让孩子能够深入地认识他自己,比方说学习压力,家长教育,其实教育焦虑背后就是社会生存焦虑,找根要找到这儿来,从哲学上把这些事情来想一想。
再比方说,我参加一个课题组高考命题研究,我就觉得挺好玩的,没想到这个就构成我自己的一个专业领域特长了。有人又叫我去编教材,教材这个领域我也做的不错。把这些东西做完之后,突然间发现其实你还挺全面的,你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教育知识方方面面你都了解的,都有一定深度,就成就了你今天的一个比较综合的、比较贯通的一个想法,所以这就叫体悟。
澎湃新闻:您其实做所有的事,就是“认真”这两个字,然后慢慢这些点都连成线了,可以这样理解么?
唐江澎: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一个特点。我给你举个例子,教育部说让我去审查教材,那我就认真去审查教材,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投入,春节期间什么的(节假日)都投入,人家就说你审查教材,你最后能获得点什么东西呢?就一张感谢信。
但是我是觉得收获很大的,我了解了教材,我还特别高兴的是,在新教材里边还表达了我的一些观点,我把我认为对孩子们可能不利的一些东西,把它审到了,我觉得这就挺好。
澎湃新闻:这种“体悟”式的经历,成为您任校长后的治校思路?
唐江澎:我现在全部实行的都是体悟式教学和体悟式管理。
比方说,我们现在探索的“月度校长”。因为我还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退休了,我就挑了6个年轻的人,他们1个人1个月当校长,全面负责,全权决策、全真锻炼,全程考核。
其实就是体悟,你不把这事交给他,不在其位,难谋其政,难长其才,我自己就只是出题目,然后你要来问我这事该怎么说,两字“你定”。我跟他们说,你们要大胆决策,敢于负责。如果出了错我全部我顶上,但是你们要大胆拍板。
我相信能培养出一批校长来的。
澎湃新闻:您是很早就开就开始谋划这件事了,怎么样去为这个学校找到一个接下来的管理者?
所以我就觉得我们不要太重视这样一种平均值。为了保证教育公平起见,我们可以把第一次这种考试都放的比较容易一点,好多孩子不用投那么多的精力,普通大学就根据你的这次分数,如果要再上顶尖级的大学、顶尖的专业,就一定要看你在对某一个学科里边你学的精深度。你要考中文系,那就再考你一次语文,别把那些上北大数学系的孩子文言文什么东西弄的那么难,对吧?
我就觉得一定要让孩子减去无谓的苦和累,你想学数学,你就把精力花在数学上,在你今后要各展其长的方面花功夫,其他方面要求不用那么高。
其实咱们中国在数学领域,平均值比美国高很多,但是我们最高值还是起不来。因为你从时间上,你就把孩子这个精力花在全科发展上了。
【谈个人经历】
程千帆先生说人生说的特别好。第一个做老师的时候走好专业的路;当院长的时候,他就引领学院发展,我说我在当校长的时候我开拓转型的路,是吧?退休之前我就要铺好路,让好路,铺好未来的路。
澎湃新闻:您最早在陕西没考上大学,然后当语文老师,后来来到了江苏的省锡中,做校史整理等等,又当了16年校长,您觉得这些经历对您整个教育理念会有哪些影响和塑造?
唐江澎:我是其实一个挺没目标的一个人,我只是觉得我有一个大的方向,然后我就把眼前碰到这事,认认真真做好就完了。
比方说让我去做校史,我就认真去做校史,我也没想到后来发生这么多的事,但是我做的时候很认真,我就产生了好多的想法。
再比方说,当时学校在1996年的时候也安排我和华师大的一些教授一块去搞课程研究,其实我语文老师做课程研究的也没人会感兴趣的,但我觉得我这没念过大学,这又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我就和这些教授就接触,我把他们的书拿出来,一本本硬看,没想到看到现在我对课程这个理论已经有了这样的理解或者掌握的程度。
那么第三个它在讲怎么样缓解焦虑,它里面谈了艺术的方法等等,和我们学校做的事情挺像的。但里面讲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把焦虑问题拿出来谈,大家来讨论这个事情。最后就是缓解焦虑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