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朱麟玉用特殊的方式挽救了另一个人的生命 医院供图
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这是她的第一本中国红十字会员证,鲜红的本子背脊虽然因为年代感已微微褶皱,但是承载的却是医务工作的精神和使命。她是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朱麟玉,上海市第5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继于井子之后医院第三例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朱麟玉说,刚上中学那会儿,她就记得班主任入学第一天的教导,将来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虽然那时候她对这句话一知半解,但是内心隐隐却有了一股莫名的坚毅感、责任感和执着感。后来,班级组织报名中国红十字会,她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其中,拿到了人生中第一本属于自己的红色小本本——这也正是她与红十字情缘的开始。
在报考大学之时,她毅然填了医学院,即使时间长、课程多、目标细,但这些和她救死扶伤行义之心比起来都是浮云。上大学第一年她更新了红十字的会员证,于是整个大学期间朱麟玉积极参与各种义务见习活动,还参与献血,可惜那时候体重不足90斤,被“拒”献了。
从医十余年,作为肿瘤科医生,朱麟玉遇见过许多生离死别。她说,很多年前的一次值班经历,病人也姓朱,脑胶质瘤患者,正值风貌年华。病痛的折磨早已让这名女病人痛苦不堪。她永远记得失去亲人那刻,患者家属落寞的神情、撕心裂肺地痛哭……她自以为是一个坚强的女医生,可那一刻,她也没有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医学在进步,只要在医疗岗位上,总有机会的!你要加油,我们都支持你!”母亲的话语深深激励着她,医者不应轻言放弃,永不放弃!2006年,朱麟玉入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每天紧张而充实的医疗工作让她觉得苦也甘甜。2007年,在院团委组织的“热血点燃生命”活动中,她受于井子现场真情感召,毅然撸起了袖子,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9年12月,中华骨髓库来电询问她有意愿去高配?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小朱的心里掠过一丝欣喜,电话那头告诉她,需要再次采集血样进行高分辨。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她没有多想,只要能救活另一个生命,她愿意尝试。于是,当机立断答应去做高分辨。可一个月后,等来的消息却是:高分辨没能通过,于是这件事也就渐渐淡忘了。
可就在今年1月,朱麟玉接到了红十字会的来电,告知有一位白血病患儿与她配型成功,而且高分辨也全部匹配!要知道非亲缘配型一致的概率仅约十万分之一,自己的血样居然能配上两次,简直像中彩票一样。恰巧,当时病区收治了一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院专家会诊意见去做亲缘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也让小朱潜移默化中对整个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先后两次的高配经历,对朱麟玉来说虽是漫长的经历,却是人生难得的回味,用她自己的话说:“于捐献者而言,实在是一种幸运!”
之后的捐献过程很顺利,从体检到正式捐献,医院领导很重视、工会和科室也非常关心,即便肿瘤科的人不多,科主任还是发动大家积极为小朱顶班,只为让她捐献后能好好休息。朱麟玉捐献骨髓成功出院后,医院还组织相关科室为小朱过了场特别的生日,代表医院感谢她为红十字事业的付出,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挽救了另一个人的生命。
新民晚报通讯员 方益 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