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建国的道路——兼看孙策功过

2020-08-10 09:42:24 作者: 孙吴建国的道

  顾氏吴四姓,顾在陆前。《世说新语?;赏誉》记四姓门风,陆忠顾厚。黄武四年顾雍拜吴王丞相,江东大族遂居首辅之任。此事比陆逊任上游统帅晚了好几年,我想是由于相位越淮泗人而入江东大族之手,情况比武职替代还要复杂一些,其间经过了孙邵为相的几年过渡之故。

  顾雍居相位,重大表现不多、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如《三国志?;吴书?;顾雍传》所说:“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住,心无适莫。”这就是说相权虽入东吴大族之手,但用人则以才能为准,安排适度,并不特重地域,从而保证孙吴政权江东化的和平进程。不过与顾雍为相同时友生的暨艳案,实际上说明伴随孙吴政权的江东地域化转折,并非没有激烈的冲突。②

  ②补注另一吴大姓张氏,张温与暨艳同案,暨艳坐“此处含有不良信息”,而张温罪止废黜。我想这种差别除了可能有涉案深浅原因以外,更主要的当是张、暨门户地位和社会影响远不相同。张温此一政治经历,颇似陆绩、虞翻之废徙交广。看来这些都是孙权终止杀戮吴会英豪名士以后,有意罗致大族,必要时又惩其不驯服者的相同案例。请参看本书《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孙吴与顾、陆的关系,其历史内容就是孙吴政权的江东地域化。陆逊和顾雍相继居于武职和朝官的显位,同是孙吴政权江东化的最重要标志。

  从孙策渡江开始,孙吴政权与江东大族关系,按时间顺序言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江东大族武力反对孙策南侵的时候,其代表人物是会稽周氏兄弟和盛宪,其表现为孙策诛戮英豪。

  第二阶段发生在孙权统事以后的建安年间,孙权欲借助江东大族以撑持艰难局面,补充淮泗集团力量之不足,而江东大族也感到有附托于孙氏的必要与可能,可是还缺乏信任。其代表人物是会稽的虞翻和魏滕,其表现是孙吴对他们既使用又严加控制。第三阶段发生在淮泗力量后继无人,孙吴必须与江东大族连为一体,而江东大族也认识到完全可以借操持孙吴政权以发展自己的家族势力。其代表人物,是吴郡的陆逊和顾雍,其表现是他们得以分居文武朝班之首。

  从这里可以看到,三个阶段是有交叉的,例如会稽虞、魏在第一阶段即仕于孙氏,而吴郡陆氏的嫡嗣陆绩却在第二阶段与会稽虞、魏同其命运。还可以看到,从三个阶段的终极言之,孙吴政权江东化的得利者首先自然是吴会大族,尤其是吴郡顾、陆;不过也不存在太严格的排它性,甚至淮泗名臣及其后人,也始终在孙吴政权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被孙氏摧毁的会稽周、盛家族,不再见到有可以确认的后人参与孙吴政治。①

  ①我在《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一文中,曾把孙吴政权江东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本文中,我又把孙吴政权与江东大族关系分为三个阶段。这两种划分,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前文的第一阶段,即孙吴群吏爪牙兼用江东人(建安末年以前)阶段,从时间上说相当于本文的第一、第二两个阶段,即诛戮英豪(以会稽周、盛为代表)及委蛇大族(以会稽虞、魏为代表)的阶段。

  五孙吴建国的道路

  我在《论东晋门阀政治》一文中论及皇权政治问题,认为东汉世家大族虽然在地方上拥有经济和文化的、政治和军事的强大实力,仍倾向于把自己的宗族利益寄托于一姓皇朝,因而对朝廷不敢轻启觊觎之心。这有利于东汉政权的延续。东汉一朝儒学以仁义圣法为教,风气弥笃,也影响着世家大族代表人物士大夫阶层的心态和行为。①他们以支撑不绝如线的东汉政权为己任,使改朝换代成为一种十分艰难的事。魏、蜀、吴三国的出现,都不是权臣乘时就势,草草自加尊号而已,而是经历了较长的孕育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建安之政得以延续至二十余年之久的原因。

  中原是东汉根本所在,世家大族实力最大,儒学教化沾被最深。东汉虽然国衅屡启,兴废由人,但董卓擅权之时仍然不得不以重振朝纲的姿态出现,不敢自取神器。关东兴讨董之师,一时形势使“郡郡作帝,县县自王”②成为可能。但真正建号的“仲氏”只不过闹剧小品而已,其他的草窃者更不足道。何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校也。曹操是一个存心“把皇袍当衬衣穿在里面”③的人。他深知孙权向他称说天命是“欲踞吾著炉火上”④的道理,不敢鲁莽从事。他自如地运转皇权达二十余年之久,却不废弃汉献帝。他的存在也使别人不敢率先称帝。曹操所言所行,不是没有力量对比的考虑,但是除此以外,还有“畏名义而自抑”的问题,⑤这具有时代性的内涵,只用奸诈的个人品格特点来解释是不够的。——这就是魏国建国的道路。

  ①《后汉书?;儒林传?;论》有此见解。

  ②《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吕布与琅邪相萧建书。

  ③《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第449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⑤《资治通鉴》建安二十四年“臣光日”。

  


  曹丕带头做了皇帝,给刘备提供了口实和样板。本来,刘焉父子经略西陲,早具有昔日赵伦在岭南的地位,只是碍于汉末形势和思想风气,不敢乘黄屋左意而已。刘备代刘璋,随着中原局势的演变,刻意模仿刘邦,分两步走向自帝的目标。第一步,效法魏王之立,称汉中王,王巴蜀汉中;第二步,效法魏帝,自称汉帝(蜀汉),绍汉而居名分优势。不过刘备等不到君临中土的这一天,只有把灭曹之事留给后人去办。蜀汉受中原风气蒸染毕竟较浅,本地又还没有发育出一批足以左右政局的大族,刘备统治层中的矛盾也比较容易解决。因此,蜀汉建国道路基本上只是抄袭历史,剽窃邻国,虽有曲折和等待,但比曹魏简单,没有多少新鲜之处。

  孙吴建国道路又有不同。江东开化程度介于中原和巴蜀之间,闭锁性比巴蜀小;接受中原影响,无论是思想文化方面,还是政治军事方面,都比巴蜀敏感。江东大族,其发育成熟程度虽不能与中原世家相比,却比见于《华阳国志》的巴蜀大族要高得多。江东大族在汉末的时候自然有保据一方的政治要求,但是他们内部没有产生在名望上足以代表、在能力上足以保障江东大族利益的人物。他们本可以同东汉所遣州郡长吏合作,但是刘繇、王朗辈迂阔儒生,擅清议而无关世用,不值得以宗族命运相寄托。孙氏兄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到江东来寻求霸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