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融帝国的核心就是支付宝。没有支付宝,一切都无从谈起。不过,支付宝一开始并不在蚂蚁金服旗下,而是阿里巴巴的一家子公司。要想实现未来更大的金融布局,甚至是野心,就必须要分拆支付宝。
02 阿里高管的野心以及充满争议的支付剥离危机?
支付宝正式上线于2003年。2004年,支付宝业务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业务独立,被装入一家阿里巴巴控制的“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支付宝)旗下。2007年,浙江支付宝进一步更名为“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然为阿里巴巴所控制,性质上是外资企业。
从淘宝独立出来的支付宝,获得了更广阔的业务空间,由原来的单一网上支付平台,延伸到水、电、煤气以及通讯费用缴纳,甚至信用卡偿还等领域,一度拿下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2018年,支付宝一天处理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700亿。巨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庞大的交易量,意味着利润和价值。以支付宝为核心业务的蚂蚁金服,其估值目前超过了10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支付宝的估值就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甚至也有了单独上市的初步讨论,这就为利益的重新分割提供了可能。
2010年,在没有任何征兆,未经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马云为首的管理层将支付宝的股东由阿里巴巴(Alipay E-commerce Corp)变更为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后者是一家马云控股80%,剩余股权由谢世煌持有的内资企业。
根据阿里巴巴公司章程,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产处置,需要经过董事会讨论。当时支付宝10亿美元的估值显然超过了这一限额,必须召开董事会才符合规定。
因此,2010年的支付宝分拆,是一次充满巨大争议的商业行动。整个事件,马云与阿里巴巴的股东雅虎以及软银之间存在严重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与监管层之间也存在立场的差异。马云后来评价说,围绕支付宝股权转移问题补偿金的谈判“非常复杂”,跟“联合国和平会谈”可以一比。
马云及其支持者认为,如果没有分拆,支付宝外资控股的身份将难以获得央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据财新在内的财经媒体的报道,实际央行当时从未对外资参股实体能否构建支付平台做过确切的表态。邓肯·克拉克在其《阿里巴***云和他的102年梦想》著述中说,“(对于马云的表态)央行是很生气”。马云后来试图澄清,支付宝业务重组是“完全合法而透明的”,“如果我们不是正大光明的做事,也做不到现在这个样子”。
事件还是存在悖论。如果按照马云等阿里巴巴高管的说法,既然支付宝需要变成内资企业,为什么受让支付宝股权的只是阿里巴巴的高管——马云和谢世煌。财新当时的报道干脆将马云这一行为断定为不遵守商业契约,影响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
马云这一行动显然也损害了雅虎、软银的股东利益。据后来达成的补偿协议,雅虎可从支付宝未来的IPO中获得20~60亿美元的补偿金。
事实上,不论马云与雅虎,与软银之间如何争执,问题的核心都指向了阿里巴巴的业务,指向了支付宝的未来价值。作为阿里巴巴平台上唯一的第三方结算方式,只要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还在扩张,支付宝一定水涨船高。根据当前阿里巴巴的商户入驻相关规定,商家利用支付宝交易,需要交纳费率为0.6%或者1.2%的交易费用(一般业务),这是丰厚且稳健的收益。
事实结果是,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成为了这一行动的最大受益人。支付宝的最终剥离,让马云和原来阿里巴巴等一众高管有了阿里巴巴以外另外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施展身手。天眼查的工商资料显示,包括马云、谢世煌、彭蕾等人在内,通过君瀚、君澳等有限合伙企业,合计持有蚂蚁金服46.43%的股权。按照当前2000亿美元的估值,马云等管理层持有的权益价值也接近了1000亿美元【2019年10月,蚂蚁金服估值1000亿美元】。
03 蚂蚁金服的帝国边界:创新与监管的冲突?
蚂蚁金服估值攀升,基于业务的快速发展。其核心业务支付宝的日交易额从2008年的不足4亿元,迅猛发展到2018年的1700亿元。然而,支付宝业务从产生,直到后来的发展壮大,本质也是金融科技创新,与相关利益方或者金融监管艰难博弈的过程,有时甚至是冲突。
【1】从间联到直连:支付宝与银联的利益冲突
2003年,为解决线上交易问题,阿里巴巴曾经与银联有过接触,希望将银联引入到阿里巴巴的淘宝交易平台。银联是中国最大的银行卡联盟,拥有庞大的线下支付市场份额,而淘宝网上交易刚刚开始,尚未让外界看到辉煌未来,银联随后用“可以想想办法”的答复拒绝了支付宝的合作。不过银联也意识到,“马云要自己干了”。
刚开始起步的支付宝业务,其资金清算是经过银联的,也就是外界熟知的网关模式(通常称“间连”)。支付宝无论是与买家,还是卖家的资金结算,都要与银联发生清算和资金往来,这在交易流程上并不平滑顺畅,不利于交易场景的拓宽。用户使用支付宝交易,需要银行柜台取得授权,使用中,还需要网银的账号密码登录,非常麻烦。
一晃几年时间过去, 2010年,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年,支付宝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业务,这是个带有标志性的事件。用户一键登录支付宝账户,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巨大的便利吸引用户开通支付宝,支付宝开始纵深挺进传统银行业务。
支付宝首次以账户“直连”方式取代了银联模式下的网关“间连”。基于支付宝庞大的交易额,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了支付宝的直连计划。据报道,截至2011年5月底,支付宝快捷支付合作上线的银行总数达到了83家,支付宝庞大的交易额,以及巨额的沉淀资金可能产生的利息,是银行与支付宝开展合作的巨大动力。
2011年,银联曾经试图与支付宝建立合作关系。但是这个时候支付宝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资金清算的职能与能力,与银联的合作失去了必要性,支付宝拒绝了银联的联姻请求。据银联回忆,“几次主动联系(支付宝),都吃了闭门羹”。另据《中国新闻周刊》当时的报道,支付宝后来对此回应,“我们需要的时候,没(合作)机会。现在不需要了,你(中国银联)来了,我的门难道一直对你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