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开始用比赛型选手来定义白皮书,和乐夏巡星计划有关。
不少乐迷第一次知道白皮书,就是因为那次的比赛,成为很多人口中“淘汰了我爱的XXX乐队”的存在。可以说从那时候起,这支年轻乐队就是一匹起势中的黑马了,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意识也没意料到,甚至有点戏剧化。
报名参赛是前贝斯起的头,老刘听他老提这事,但表示不管,一副“爱去就拿资料报名吧”的态度。等真的报上名,“还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告诉别人,那会儿要投票,我们也不好意思拉票,他们是每个分赛场选5个还是6个,我们正好勉强挤进去,就想演一场吧,权当演出了”。
乐夏巡星演出 图源@白皮书土味养生馆
有一起去的朋友输了比赛,他还安慰人家不用当回事、没准有**。结果第三天成绩公布,“小组赛的冠军是白皮书,一下子给我噎住了,我就不知道怎么面对我的朋友了,然后又很认真地安慰他们,确实没有**”。
就这么被盯上了,除了乐迷,还有《乐夏》。不过有意思的是,导演组错过了他们的决赛演出,“后来聊才知道,我们演出的时候他们去吃饭了,15支乐队,就我们演的时候去吃饭了,但知道我们得了第一以后,又专门跑去Livehouse看了一次”。
这样的开头,似乎怎么看都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幸运意味。但是在走起来之前以及当中的过程里,哪个乐队还没点故事呢?
老刘在节目里提到过一次输掉的比赛,评委正好是如今同台的后海大鲨鱼。被问起来,他说自己是实至名归的倒数第一。
当时,给主办方寄完demo之后得到了去现场的比赛资格,但是还没有现在这两个伙伴,准确地说,是没有正式的乐队,“大家都不愿意跟我玩(乐队),就到处找朋友说帮帮忙,临时组完火急火燎地去了,没怎么排练,弄得很烂了,唱的也是《老鼠》,让我评我也评倒数第一,谁跟我抢我跟谁急”。
所谓的“大家都不愿意跟我玩”,是他那会儿陷入的一个僵局。“玩乐队这个东西吧,我当时也是在校生,乐队就是,当你找不到好的乐手作品就呈现不出来,就没有演出,然后每个乐手都希望找到、也需要好的乐队和作品”。但找不到乐手这事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他,“最早做编曲,研究鼓啊、贝斯这些东西,就是因为没人,要是很早以前就有,可能我的能力也会薄弱很多,都是给逼出来的”。
能和乐队的其他伙伴找到彼此,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虫子、老卢的先后加入,是他觉得白皮书能越来越好的基础。
虫子是先找到组织的人,用老刘的话说,她一直暗恋这个乐队,虫子表示“对对对,那会儿有”。根据完整的情节来看,更像是双箭头的故事。虫子来北京就是为了玩乐队,一起演出的时候看过白皮书的现场,她就有点心动,“老刘写的一些东西,还有台风,都是我心里期望的主唱的样子,乐队的风格我也喜欢”。
然后开始默默地想,自己和当时的鼓手比起来,似乎能给这个乐队带来更多。“但我的性格不是说会去跟你聊天怎么样,我可能会记着,去搜一下乐队微博什么的看一看”。
那之后,她还是在找一起的人,因为当时在的乐队并不完全是她想要的东西。转折来了,“加了另外一个乐队的人,但他们有鼓手了,就给我发了一首歌,问我喜不喜欢玩这个风格,然后我一听,这不是我当时看过现场的乐队吗,我就很开心,说还挺好的,可以试一下,就这样子跟他们一起的”。
相比之下,老卢的加入要更随性一些,他们是去年年底录SCHOOL十周年合辑时认识的,“那天在录音棚里面,我去找录音师尹冲玩,他们正好在录呢,算是交际上了。然后一聊说,他们没贝斯”。
他当时是有乐队的人,偏后摇一点,但也还是想玩燥一点的,就开口问了,“我问老刘,我说你还缺贝斯不,他说,你要来我们就缺,你要不来我们就不缺,正好我就去了”。
这时候,老刘又跳出来提问,诞生了另一个回合的乐队内部对话——
老刘:我真的当时说了这句话是吗?
虫子:我也在现场。
老刘:我当时这么说的是吗?
老卢:对啊,你说你要来我们就缺,你要不来我们就不缺。
老刘:我感觉我好会说话。
也是因为互相瞄准的足够准确,看似刚刚稳定不久的队伍,在音乐上几乎不需要去磨合、找默契。“大家都是比较成熟的乐手,虫子来的时候就没有花什么时间去试错,包括你看卢大师,第一场《乐夏》就是和我们第一次一起演出,演完察觉不出什么问题,你接下去看后面的,他的表现越来越优异”。
经过一些时间以及成员的更替,他觉得白皮书的音乐和概念是由很多人去丰富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对它有一些建设,所以这是一个乐队”。老刘没有当初那种“没人愿意和我玩”的无奈了,取而代之的是觉得乐队会“越来越好”的底气。
真正需要找平衡的地方,其实在于日常相处。
在《时尚芭莎》给拍的短片里,老刘和虫子各拿一把椅子并排坐着,然后各自起身,越坐越远。在老卢加入之前,他俩的状态有点类似于此。虫子觉得那样可能是最合适的,因为乐队就像一个孩子,她很害怕性格上的问题会伤害到TA。
姗姗来迟的老卢改变了这种氛围,孩子需要呵护,也需要热热闹闹、磕磕碰碰地成长。“我就是找他俩天天,我说来出来玩一个吧,走一个呀,他们俩一开始老拒绝我,一次、两次,不可能每次都拒绝我,总会出来一次,出来我就把他们招呼好呗”。
采访过程中可以感觉得到,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部逻辑。
一个问题抛出去之后,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老刘先回答,然后是虫子、老卢。一个人说完,很快就不需要记者提醒,他们会自动续上话茬或者直接互相cue。多人语音群聊,撞车发言的情况难以避免,用“你先说吧”谦让一次,聊天也就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