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对房地产有哪些利好?

2020-08-29 12:40:51 作者: 经济内循环,

经济内循环,最近是个热词。有人说,内循环背景下,房地产危险了。其实不然,因为房地产是典型的经济内循环,除了海外资本,其他全球生产要素基本都不参与中国的楼市。

只要不是炒作而是用来住的,房地产就是实体经济。因此,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调控瞄准的都是防止炒作,而不是正常的居住需求;针对的是过快上涨的价格,而不是量。未来,商品房的价格会保持平稳,但成交总量有可能继续上升。对凭本事吃饭的房企来说,有可能占据更大份额。

最近,碧桂园总裁莫斌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稳健康发展的市场对碧桂园是最大的利好,因为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价趋于平缓,凭借“一率五力”(即在合法合规、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做好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碧桂园的竞争力会更强,利润空间会更大。

此外,“经济内循环”对于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等商业不动产(按照美国商业地产融资协会的观点,其包括:商场、酒店、长租公寓、办公楼、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停车场等),乃至城市运营等存量经营则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为啥这么说?因为商业不动产本质上是以经营为抓手的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经济有赖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有赖于科技、文旅、消费、物流、医疗等产业的增长。商业不动产作为空间载体,是上述一切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

存量地产业态快速复苏

高端商场营收已超往年

年初,很多商业不动产遭到严重打击——根据高力国际的数据,新冠抗疫期间,国内线下零售市场客流损失至少8成,餐饮、零售、娱乐等停业达7成!期间,众多有实力的购物中心持有人通过减租与商户共进退。

目前,中国的商业物业大概是50万亿,按照5%的毛租金收益率,年租金约2.5万亿。损失确实大。

然而,随着国内的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之后,商业地产恢复还是十分迅速的。

前不久,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指出:

从4月份左右开始,零售的销售就已经开始恢复了。商场的人流,还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特别是三星级的商场,平时就是一般老百姓去买东西的商场,受线上的冲击最大,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因为国内的线上购物是全球最先进的,老百姓一旦形成这个习惯,就不容易退去。所以要是你拥有的是一般性的零售商场,即所谓的三星级商场,一定会受线上购物的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场就没有前途,人是群体动物,早晚还是需要到商场去。至于高端商场,从今年4月份开始,所有奢侈品商场,比如恒隆在上海的恒隆广场,无锡恒隆广场,以及昆明恒隆广场等高档商场,虽然人流还不如去年,但是商铺销售额远远超出去年同期……

也就是说,要是你拥有的是五星级商场的话,现在是黄金时期。

因为疫情原因,国际的航线基本上都取消或者减少了很多,以前70%以上的奢侈品消费是在伦敦、巴黎、纽约、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地进行,现在因为疫情,几乎100%回归了国内。

诚如陈启宗所说,线上购物的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但是,中高端、高端,以及体验性的消费,还是要走到线下。

以前大家热衷去国外买奢侈品,如今,国外疫情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当大家发现在国内也可以买到好产品时,以后就未必非要跑到国外去了。

这其实也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国内不是消费不足,只是缺乏好的产品。

其实内循环我们并不陌生,原来叫“自给自足”,后来叫“拉动内需”。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够广,市场够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二线城市落伍的商业综合体,对三四五线城市可能是消费升级。

其他存量业态也一样。比如长租公寓,在此次疫情中遭受严重打击,但是随着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复苏也非常快。

以前不太受人待见的物业,则更是如此,今年的疫情反而强化了其魅力。

为何?明源君非常认同凯德集团总裁兼中国区CEO罗臻毓的说法——商业地产可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每个城市在发展的阶段里面都需要商业地产支撑,只要能顺着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亚马逊与全美最大的购物中心业主Simon集团正在洽谈,准备或租或买,将Simon拥有的原来做为百货公司卖场的空间,转为亚马逊物流中心,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疫情之后物业大火的逻辑也在于此,其范围早已不在社区,而是延展到了一个片区,成为城市配套服务的一部分。

相比住宅地产受到政策压制

存量地产发展得到大量支持

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央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研究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形成了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这,其实是对此前流传甚广的“监管部门对房企划了三道红线,要求控制房企有息债务增长”的再确认。

这说明短期内房地产调控没有放松的可能。但也不能因此说“三条红线”融资新规是要将房企打死,它只是严格控制增量,正常的融资需要不受影响。

当然,总体上来说,还是比以前收紧了不少。因此,最近房企的融资每天都在井喷——毕竟新规一旦实施,融资会更难,趁着现在能融,赶紧加快储备。

虽然商业不动产这块也经常受调控的冲击,为此,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周以升多次呼吁: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不应一刀切——瞄准住宅就好了,放过商业不动产。

其实,实事求是地说,除了增量开发会被误伤,商业不动产的存量经营,政策还是比较友好的。融资要容易得多。

就在前不久的8月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就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做出要求。

此次,《通知》提出,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鼓励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试点,主要包括仓储物流项目;收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项目;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项目等。此外鼓励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园、特色产业园等开展试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