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有不少朋友都在搜索“热钦山口”,毕竟发生冲突后,大家也很想知道这个地方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下,有什么战略价值,为什么对方会选择这个地点来挑事?
热钦山口不管大家在电子地图上,还是不少软件上都不容易找到,因为该地区本身没有太大的特殊性,对于班公湖附近的冰川地形来说,这种山口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不过它并非没有价值,因为热钦山口离楚舒勒机场非常近。
可以说楚舒勒才是真正的战略要地,该地区为狭长冰川期融蚀后的沙质山谷,海拔4337米,北边是班公湖,东边和西边是海拔5700米的山脉,此处是唯一通道。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卷18有载西番语: 楚舒勒,水沟也。傍水建城,故名,我们国内旧称此地为曲水宗,也是此意。
而该地区也是拉达克地区首府列城的必经道路,如果楚舒勒被掌握,那么列城就被暴露无遗,列城被暴露,拉达克班公湖也基本没戏了。而且该地区离新德里也只有300公里,1959年时山谷南面有印方的一个简易机场,飞机大概20分钟就到了,如果是装甲部队急行军那简直不敢想。
而且这个地区在班公湖的南岸,之前大家看到的飞起一脚发生的地点,那都是班公湖的北岸,因此外界猜测对方拿下这个山口,要么就是怂了担心这条路线以后被我们所用;有么就是先期试探,想在北岸对峙的情况下,从南岸去抄后路,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不怀好意的挑衅。
当然即便以上推测不对,那么对方在这里不断蚕食,扩大防御纵深是铁一般的事实。毕竟这里的战略意义太大了,一旦搞不好丢了,当年新德里连夜挖战壕的故事就要重演了,而这次在热钦山口发生冲突,也是对方扩大防御前沿的一种方式,毕竟他们扩大防御从不会往自己这边扩,都是蚕食别人的。
不过在之前的历次作战中,班公湖的南岸都不做主要地区,一方是对方这几年才稳固拉达克地区;二是以前的交通水平,这里根本无法驻防部队,最多百十来人,而现在交通工程技术进步也让班公湖南北两岸都有了全新的战略意义。
在1962年10月19日,我们曾对加勒万河谷、都拉特及奇普恰普河谷内的所有哨所发起攻击,其中也包括楚舒勒地区。这场战斗全歼对方109人,整个123人只有9人负重伤被俘虏,5个人逃走,最后都以恰当礼节收殓交还。当时的新德里那个紧张,都担心会顺着楚舒勒打过来,毕竟只有300公里啊,汽车也就十几个小时吧!
之后的事情当然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撤离后楚舒勒又逐渐被蚕食。不过这也很正常,这地方如果在我们手中,恐怕新德里大人不能寐,小儿不敢哭。基本说到这里,为什么要选择在楚舒勒近在咫尺的热钦山口搞事情,大家应该明白了。
对方想趁着周边军事混乱,未来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趁机先捞一把,这是明显的战略短视。而且美印搞的情报分享合作,实际就是准军事同盟关系,印度很有可能在不久后彻底背离自己的不结盟承诺,那么我们身边可能会多一个美国盟友。对于该国的一些行事做法大家就不要奇怪,而我们的相应手段也将变得完全不同,毕竟对待美国的准盟友警惕性不得不提高,敌人来了自有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