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叫宋江,他本来在郓城县当小吏,机缘巧合救了打劫生辰纲的晁盖一行人,从此与梁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即使后来上梁山坐了头把交椅,他也时刻感觉自己在“潜伏爪牙忍受”,终于忍不住接受招安,带领梁山其余107位兄弟走向几乎团灭的悲惨结局。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作为梁山泊这个大公司的第一决策者,宋江走了一条死路,但梁山上并非每个人都向往招安建功立业,也有一些聪明的好汉明里暗里反对宋江,最后全部得了善终。
第一个便是阮小七。阮小七是“阮氏三雄”中性格最为出彩的那个,叛逆大胆,不光视功名利禄为无物,连朝廷也全然不放在眼中。当吴用为了劫取生辰纲来游说三兄弟时,阮小七是最积极的一个,不等吴用说完就喊:“我们几时去?”其豪爽直接程度让吴用也感叹万分。
阮小七是随着晁盖做下大事一起上梁山的,起初三兄弟便以晁盖为大哥,但宋江的到来,改变了局面。随着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等人上梁山,阮小七这样以水上功夫占优的元老级好汉慢慢存在感就没那么强了,宋江对阮氏三雄远不如对自己带上山来的好汉亲近。
阮小七不喜欢招安,在钦差到来时偷御酒闹出了大乱子,宋江不恼火才怪;甚至在征讨方腊之前,阮小七还想瞒着宋江叫吴用一起回梁山继续快活度日算了,宋江心知肚明,阮小七这样的性格,是他招安路上的一个绊脚石。
但偏偏最后宋江中毒而死,阮小七这个曾经穿着方腊龙袍招摇的人却得了善终,回到老家石碣村继续打渔为生,活到了60岁,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讽刺。
第二个便是公孙胜。公孙胜与阮小七一样是跟着晁盖上山的元老,比起阮小七,公孙胜的地位更超然一点,他道术高深,梁山泊打各大州府、遇上奇人方士时少不了要公孙胜助阵,公孙胜在梁山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但公孙胜并不亲近宋江,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论是基于晁盖的原因,还是基于对宋江本人的不认可,公孙胜都选择了在宋江上山之后离开,一去不回,如果不是梁山特意派人三请四请,公孙胜压根没想过要去为宋江跑腿。
征讨田虎、王庆、方腊时,公孙胜听到萧嘉穗、智真长老等人劝宋江及时抽身的话都不动声色,从没想过要从旁点醒宋江,自顾自在征讨方腊前回老家隐居修道了,对比吴用,公孙胜对宋江要冷淡得多,但就是这份冷淡和清醒,让公孙胜能够看清全局,早早离开得了善终。
第三个便是武松。武松是梁山上“反招安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的一个,更古怪的是武松上梁山前与宋江是结义兄弟,上梁山后却与宋江保持距离,明里暗里都反对宋江招安决策,在这一点上,鲁智深和武松反倒是站成同盟。
连鲁智深都知道“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宋江却顶住大部分压力,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如果说武松没有对此失望,恐怕也没人会相信。征讨方腊,武松失去左臂,看破红尘,自愿放弃金银功名,在六和寺安度余生。
不同于其他的好汉,宋江没有失望挽留,只淡淡说了句“任从你心”的话,兄弟情分到此时此刻也算是尽了。武松不问世事,无论宋江是被毒死还是要被押赴刑场斩首,武松都不再理会,回忆起当初柴进庄上相会,不知独臂的武松会作何感想。有因有果,武松高寿至80岁善终,对比吴用、花荣、李逵等人,无疑要幸运得多。
《水浒传》是个悲剧,悲剧便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宋江并非单纯,只是为了自己那一腔向上的心思迷了眼,看不清朝廷真面目,只眼巴巴盼着封妻荫子,衣锦还乡,冷情冷心,与其说是忠义三郎,不如说是糊涂三郎,梁山的悲剧,宋江的确要负大部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