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愚人节:比今天玩得更疯,笑的更狂

2020-07-16 15:33:53 作者: 中世纪的愚人

彼得不像亨利三世那么霸道,如果别人当上了“愚人教皇”,他也乖乖的服从命令。如果轮到彼得自己当选了,他就把自己恶作剧的天才展现出来了。有一次他当上“愚人教皇”之后,就下令让自己的一对臣民结婚,然后不由分说把这一男一女关进一个屋子里洞房。你以为接下来会是好事的话,那就是你太不懂愚人节精神了。彼得和其他人会躲在门后面偷看,然后撞开大门,把新郎抓出来装进一个酒桶扔进了涅瓦河(最后被人救上来了)。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然而,讽刺的是,正是如此热衷愚人节的彼得大帝所引进的欧洲近代文化导致了俄国愚人节的衰落,而在此之前,欧洲的愚人节就已经衰落了。彼得死后,来自欧洲的宫廷文化成为俄国精英文化的主流,民间的愚人节文化迅速失落了。

三、愚人节的衰落

对愚人娱乐首先发起攻击的是宗教势力,我们知道在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很多宗教思潮都是反对娱乐活动的,比如加尔文宗和英国的清教。他们将这一类娱乐活动视为不道德的,认为正是这类娱乐活动导致了天主教的腐败堕落。比如人称“日内瓦教皇”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他的治理下,唱歌喝酒弹钢琴都是不道德的,更何况胡闹的愚人节了。

宗教改革先驱加尔文

有趣的是,在天主教的圈子里面,愚人娱乐活动也是遭到歧视的,这个原因稍微有点复杂。因为宗教改革时期,形形色色的宗教改革者们都批评天主教的腐化堕落,说天主教受到了异教传统的影响。于是在1562年,天主教会召开了一次教义整顿大会来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第二十二次塔伦特会议。讨论的结论是天主教要重新进行整顿,不能给宗教改革派留把柄,尤其是教士们要以身作则,杜绝一切形式的不道德娱乐活动。换言之,正是为了显示自己比新教更“虔诚”,更“正统”,天主教会才开始了自我净化。自此之后,整个天主教世界范围内也开始反对愚人娱乐活动,愚人节选举,开玩笑和恶作剧都被命令禁止了。

塔伦特大会,天主教正式发布愚人节禁令

到了启蒙时代,启蒙运动的一个主题就是批评中世纪的教会和迷信,可是这并没有带来愚人娱乐活动的复兴。相反,启蒙时代的一个主题是“理性”,要求人们自律,以健全的理性来指导人生。这样一来,戏谑,反讽和恶作剧的愚人娱乐在启蒙时代及之后的人们看来就显得十分低俗和下流。于是,愚人娱乐这种起源于中世纪民间的娱乐活动,居然同时遭到了宗教改革势力,天主教保守势力和启蒙势力这好几股思潮的同时反对而衰落了。

启蒙时代的沙龙活动

然而这并不是说,有着长期历史传统的愚人活动就此消失了。事实上,教会,宗教改革者和启蒙主义者对愚人节的拒绝实际上是整个精英阶层与平民之间在娱乐方式上的分化。由于对愚人节的不断污名化,贵族精英和知识分子都渐渐觉得这类愚人恶作剧都是下层老百姓上不得台面的娱乐活动,他们作为绅士和体面人,应当去追求更高尚更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儿。于是中世纪那种平民和贵族,修士们一起参加的,打破阶级差别的愚人狂欢活动就逐渐消失了。精英们热衷于那些可以展现他们身份的娱乐活动,比如沙龙,歌剧,赛马。从此,愚人节就逐渐成为平民百姓之间互相开玩笑的节日了。

文史君说:

今天的人们总以为娱乐活动是吃饱了撑着之后的消遣,然而,越是绝望无助的生活才越需要娱乐和欢笑。愚人节在近代的衰落并不仅仅是教会的打压,也是因为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正在瓦解。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因为等级制度无法逾越而需要一个打破阶级壁垒的狂欢的话,近代却因为给人们提供了上升了渠道而提供了一种新文化:精英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中产阶级开始模仿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有意识的和下层民众疏远。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因为无望而狂欢,今天的我们却因为希望而焦虑。

参考文献:

1、莱斯利阿德金斯,罗伊阿德金斯.张楠, 王悦, 范秀琳译:《探寻古罗马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

2、唐运冠:《游戏与法国11-17世纪的社会演变》,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3、沈坚,唐运冠:《节庆游戏与“共同体”生活》,浙江大学学报2013年。

4、詹全友,何海涛:《彼得大帝传》,湖北辞书出版社。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