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诗歌的主旋律。人们对于美好的爱情从来心生向往。元稹在《离思五首》中写出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话道出了一个为爱坚贞不屈的形象。在我国古代,关于爱情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爱情悲剧的代表,时常与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这段凄婉的爱情故事不仅被写入了诸多诗篇,被编成歌曲以各种乐器演奏,也被编成话剧或舞蹈在各个舞台上表演。如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梁祝》戏曲造型
梁祝的故事自东晋开始,已经在民间流传了1700多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最早的书面记载见于南朝齐武帝时(公元483-493年)《善卷崇记》一书:“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寺”。此后,从唐初到明清都有著作记录这段故事,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梁祝的爱情确有其事,并不只是民间流传的故事。
▲梁祝文化园
然而,探究梁祝故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民间流传时,故事已经演变出了封丘、汝南、上虞、诸城等不下九个版本;以梁祝为名或与梁祝故事有关的古迹已经发现了不下17处,且并不在同一个省份,其中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宇1座。
专家经考证后认为,其中大部分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影响而命名,不能证明该地为梁祝故事之源。而在这些古迹中,浙江的一座千年古庙:梁山伯庙引起了专家特别的关注,不知道能否验证梁祝化蝶的传说。23年前,位于浙江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了一座晋代墓葬,该墓葬的位置、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身份基本吻合,被专家们判定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梁山伯墓
在古代,大家小姐们虽然十几岁便要许配人家,但出嫁之前都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贴身丫鬟随身照顾,连自家兄弟都不可多见,外人更是见不到。她们所学习的也大多是女红而不是诗书,只是为婚配做准备。祝家庄的祝员外有一个不听话的女儿,名唤祝英台,她常常打扮成男装模样溜出府中玩耍。到了读私塾的年纪更是异想天开,想要扮成男装去读书。在十分重视男女大防的古代,这个想法如同天方夜谭。然而祝员外拗不过自己的女儿,最终同意了她和丫鬟打扮成男人去读书。
▲梁山伯、祝英台私塾戏曲扮相
祝英台与侍女在途中的一处亭子休息时,一位翩翩少年上前搭话。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人刚巧是去往同一处学堂读书,于是两人结伴而行。这位少年就是梁山伯,他出身贫寒,希望能够读书中举,考取功名,衣锦还乡。就这样两人度过了三年的同窗时光,情窦初开的少女也对翩翩少年郎心生爱慕。在两人即将离开学堂时,祝英台坦白了自己的女儿身身份,梁山伯不由得大喜,他也早就对祝英台有好感,一直苦于两人都是男儿。两人就此私定终身,约好一回家梁山伯就去祝家提亲。
▲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剧照
然而回到家的祝英台发现,父母已经将她许配给了马文才。祝英台百般抗拒,并将自己与梁山伯的约定告知了父母。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两人的身份相差实在太大。祝英台父母并不同意这一门婚事,并把祝英台囚禁了起来。祝英台的贴身丫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梁山伯。伤心欲绝的梁山伯,又没有能够跨越阶层的办法,不久就吐血身亡。得知梁山伯去世的消息后,祝英台同样心,于是当晚穿好婚服来到梁山伯的墓前,哭诉愿与对方生同寝,死同裘。
▲梁祝化蝶雕像
仿佛正是上天为了成全两人,此时大风忽起,暴雨骤至,坟墓裂开,祝英台顺势跳入墓穴中。不久之后,一双彩蝶从墓中飞出,双双飞入天际。一对佳人化蝶的故事就此流传开来,成为千百年来忠贞不渝爱情的代表。
20世纪50年代时,曾有人细细考证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起源地,最终居然考察出了十个,包括:河南汝南、浙江宁波、山东曲阜、河北河间、甘肃清水等。这些地方也各有自己的“梁祝元素”。河南汝南有着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鸳鸯池以及梁祝二人师父邹佟的墓;山东济南市有一座元代的梁祝读书处,另有马坡一处被认为是祝氏、马氏所在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回看浙江宁波,古代官方记录《宁波府志》中也记录了这段故事,而千年的古庙中也必定有着更加细节的信息。当考古学家在古庙西侧取土时,意外发掘出一个深坑,隐隐可见青砖。顺势往更深处挖掘,一座完好的古墓出土了。
经鉴定,此墓是一座晋代古墓。该墓穴保存极为完好,不仅主人的部份骨骼和随葬品仍在,墓志铭也完好无损,上面的文字仍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