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不写三国时代的故事?原因有三,金庸也想写,但是没敢写

2020-07-23 21:05:12 作者: 金庸为何不写

《越女剑》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时期,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作品的故事都是在北宋哲宗时代之后,所以金庸笔下的武林有着上千年的空白时期,为何金庸不创作这段时间内的故事?这也是多数金庸迷不解并感到遗憾的地方,若金老当年没有封笔,只怕还有很多故事可以写。

(李靖剧照)

而这段“空白时期”也并非纯粹的空白,比如他提到过《易筋经》是由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所创,又比《天龙八部》中提到的慕容龙城也是五代时期的人物,所以这段“空白时期”的故事、人物多数都只是用来填充世界观而已,不过最让人疑惑的问题莫过于“金庸为何不写三国时期的故事”,因为这个时期在金庸笔下可以说是完全空白的,事实上金庸也曾想写三国题材,却又没敢写,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三国时期高手太多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人才都层出不穷,蜀汉有五虎将、卧龙、凤雏,曹魏有五子良将、贾诩、程昱、荀彧、郭嘉、司马家族,东吴历任大都督也基本都是文武全才,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存在魏蜀吴才能够成为三国鼎立之势。

(刘关张剧照)

三国的故事固然精彩,但要被改写成武侠的故事恐怕就是在难为金庸了,因为读过金庸故事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都会被他或多或少的拔高一些,通常情况下这些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实力是要远强于他虚构出来的人物的,比如王重阳、张三丰、周伯通以及前文提到的李靖等。

所以金庸要写三国时期的故事就显得十分困难了,遍地都是历史名人,一个李靖就能够破解《易筋经》,那么关羽、张飞、赵云、吕布、典韦、孙策……如此多的历史名人,这岂不是要成了“神仙打架”一般的场景?着实是不太好写。

二、历史必然结局

写与历史沾边的故事对于作者来说其实是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的,为何?因为历史是严肃的,历史结局不容更改,金庸作为一位尊重历史的创作者自然也深知这一点。

金庸笔下与历史沾边的事件也基本都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比如“双雕”之中的宋蒙之争,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走向蒙古铁骑入主中原,所以纵然郭靖有一身神功,最终也只能是战死在襄阳,因为襄阳是一座注定陷落的城池,郭靖是主角也不可以更改历史。

(郭靖剧照)

又比如《越女剑》中的越国击败吴国,看起来是越国武士受益于阿青的越女剑法才击败吴国,其实金庸不过是以武侠的角度为“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加以润色,同样书末“西子捧心”的典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若要写三国的故事,结局必然还是三国归晋,所以一个可以想到的结局的故事自然就没有太多吸引力了。

三、

已有珠玉在前

不过金庸不写三国题材的故事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有《三国演义》这珠玉在前,就拿前文提到的“三国结局是三国归晋”来说,大部分人就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到了这个结局,事实上《三国演义》的存在也的确是金庸不写三国故事的重要原因。

金庸曾经在与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的对谈中就提到过关于《三国演义》的话题,双方都认为这是一部十分伟大的名著,但金庸也对《三国演义》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他对于书中拔高了关羽、诸葛亮这些人物的形象颇有微词。

虽说《三国演义》并非纯粹的正史,但对于蜀汉的偏袒还是肉眼可见的,所以金庸则想以东吴的角度来写一段三国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与东吴孙家是老乡,所以才有了以他们为主角展开故事的想法。

(孙权剧照)

不过想法归想法,最终还是没有落实成一本书,而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三国演义》过于耀眼,这部作品中的桥段对于大部分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都如数家珍,所以金庸便没有去做挑战名著的傻事。

所以综合三个方面来看,金庸不写三国题材故事的原因已经很明显了,不是他不想写,而是的确不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