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考作文杜绝诗词,古代科举考试中,有诗词这科吗?

2020-07-25 08:57:35 作者: 现在高考作文

前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高考作文一般杜绝诗词,古代科举考试有诗词这科吗?

前言

最近这两天,各省开始陆续发布高考录取线分数线了。借着这个热点,聊聊高考的事。

首先,高考作文并非杜绝诗词,诗词理解、赏析是必考内容。另外,高考作文虽然不允许单独写成诗词,但是在文中有诗词还是允许的 。

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有诗词吗?古代的科举考试,在很长时间内是考诗赋创作的,但是不包括词。

一、一首著名的五言排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题目叫做《省试湘灵鼓瑟》。省试,唐宋时由尚书省礼部主持举行的考试,又称礼部试、会试。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时,诗人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所作的这首 《省试湘灵鼓瑟》,已经是标准的格律诗。排律要求中间所有联必须对仗,前后二联要黏连,平仄押韵也必须严谨。

这种5言6韵12句的标准排律,是科举考试中比较常见的诗体。这种科举考试中的诗,又被叫做:试帖诗。

可见,至少在天宝十载,诗歌创作已经是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了。

二、唐高宗时期开始考诗赋吗

大家都知道,科举诞生于隋朝,这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被唐朝所继承。不过,早先的科举是不考作诗的。

到了唐高宗的时期,有人发现原有的考试方法有弊端,因此提出要进行改革: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新唐书·选举志上》

考功员外郎刘思立认为,明经就是纯粹考背诵古人经典而已,看不出考生的真实创作水平,真正有才能的人却选报不出来。于是要求加上一门:诗赋创作。

清朝著名诗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也提到:

永隆二年,以刘思立言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材,乃诏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此进士试诗赋之始。

开元二十五年,诏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自今加试大经十帖。建中二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又以箴论表赞代诗赋。大和八年,仍复诗赋。此唐一代进士试之大略也。”

“通文律”,就是懂的依照格律的要求,创作律诗和律赋。

唐朝的永隆二年,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时代时期,科举中加入了诗和赋的创作内容。

这就和死记硬背的明经完全不同了,好比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除了背诵以外,加上了诗词创作,而且是必考科目。这就难了。

三、唐玄宗时期开始考诗赋吗

关于诗赋的问题,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北宋王溥左右《新编唐会要》,简称《唐会要》,这里认为是唐玄宗时期开始考试赋:

天宝十三载(754年)十月一日。御勤政楼。试四科举人。其辞藻宏丽。问策外更试诗赋各一道。(制举试诗赋。从此始。)

王溥认为,天宝十三载开始考诗赋。而且很确定地说:制举试诗赋。从此始。

天宝十三载正是安史之乱的前期,第二年安禄山反唐,李氏王朝遭遇了一场挑战。从很多史料来看,王溥的说法不太准确

例如钱起的 《省试湘灵鼓瑟》,据说参加的是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进士考试。

四、试帖诗的不同

科举考试中的诗,被称为试帖诗,这种诗大多是标准的格律诗,有五言四韵、六韵、八韵等。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也有七言诗,也有仄韵诗。

例如开元26年 (738),崔曙《明堂火珠诗》就是一首五言四韵8句的五律:

正位开重屋,中天出火珠。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还将圣明代,国宝在京都。

在天宝四年乙酉(745)时,殷寅《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却是五言八韵16句的排律:

应历生周日,修词表汉年。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昔赞神功起,今符圣祚延。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言因六梦接,庆叶九灵传。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无由同拜庆,窃忭贺陶甄。”

也有七言律诗, 例如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省试霓裳羽衣曲》是一首押仄韵的试贴诗,作者是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丁巳科的状元李肱 :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燕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结束语

唐朝将格律诗赋纳入科举后,延续到宋朝王安石变法, 在元明两朝也没有恢复。一直到清朝的康熙乙未年(1679年),科举又恢复了诗赋取士,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不过,说了这么多,会发现词没有被纳入科举中。 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