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镇压主和派,倒也不见得是孝武帝的心胸多么广阔,气量多么宏大。而是自韩安国卸任御史大夫以后,外朝文官对汉匈战争的相关事务就越来越插不上手了。
一系列大型的军事行动都是由孝武帝和统领中朝的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霍去病等人商量着办的。张汤也好,狄山也罢,别看在廷议中慷慨激昂,实际上他们的意见无力左右孝武帝的决策。那孝武帝又有什么必要使用极端手段来清洗反对者呢?
再从廷议当日的情形来分析:设使孝武帝真是被狄山那番力主和亲、反对战争的陈词所激怒,那在狄山第一次发言完毕的当时孝武帝就该发作了。
可事实是武帝没有,直至狄山把攻击的矛头转向了张汤。狄山指斥张汤为“诈忠”,提出的事实依据是张汤对淮南谋反案的处置——相比于汉匈战争,主持审理淮南谋反案才是张汤的职权所能真正覆盖的——正是被《资治通鉴》删去的这一点最终激怒了孝武帝。由此可见,炮轰淮南谋反案才是狄山真正误入的“雷区”。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和班固明知“行文枝蔓”,也坚持要在《史记·酷吏列传》和《汉书·张汤传》中保留狄山批评淮南谋反案的一段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司马光《资治通鉴》;
王先谦《汉书补注》。
本文系晋公子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