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匈奴龙城,一句诗引起的卫青和李广之争,出土汉字可解释

2020-07-27 22:10:58 作者: 考古发现匈奴

近期,几千年前庞大部族匈奴的政治中心——龙城遗址被发现,位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约470公里处。考古结果一经宣布,便引起业内轰动,不由得让人迫切的想要了解这个曾经与大汉帝国相媲美的游牧民族。

对于匈奴部族来说,龙城是祭祀祖先的圣地,多选在水草丰美之地,虽然匈奴逐水草迁徙,但龙城始终是匈奴部族的政治中心。但和中原都城不同,同时因为常年迁徙,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始终无法明确龙城的真正位置。

龙城首次被中原人所熟知来自于大汉反击匈奴以来的首次大捷之战,这个历史时刻由后来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做创造,也正是此次战役一举打响了卫青的名声。

在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的韬光养晦之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决意改变一贯的和亲政策,开始反击匈奴。在匈奴兵袭上谷,肆意屠杀边关军民之后,汉武帝派遣四路大军反击匈奴,兵出上谷的卫青军团一改保守战略,长驱直入,意外攻入匈奴圣地龙城,斩首700。

虽然斩获不多,但龙城之战的意义却非常重大,这是农业民族反击游牧民族的首次告捷之战,正是此次战役坚定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决心,其不但让草原深处的游牧族群感受到了威胁,更是极大振奋了大汉王朝的军心,由此展开了大汉王朝对匈奴的战略反攻。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充分证明了龙城之战在中原人心中的重大意义。但千百年来,关于诗句中描写的将领却一直存在争议,建立奇袭龙城的壮举的自然是卫青无疑,但飞将军却一直是同时代名将李广的称号。百步穿杨的神技和“李广难封”的无奈让后人对这位未曾封侯的飞将军一直念念不忘,其名气甚至超过了屡建奇功的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

不过让人质疑的是此处发现的匈奴龙城在漠北即如今的蒙古国境内,而汉武帝时期匈奴势力却曾一度延伸到河套(即今陕西北部),初出茅庐的卫青不可能穿越如此广袤的区域,直接打击远在漠北的军事目标,这在当时的后勤补给上也无法实现。那么卫青奇袭龙城的战役难道是假的吗?

很明显,这个传播甚广的战役应该不会存在造假的可能,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龙城进行了迁移。汉武帝之前,匈奴势力延伸到代郡、河套、河西走廊等地,而中原的财富和政权的孱弱把匈奴深深的吸引了过来,匈奴的统领阶级自然也迁移到临近中原边境的地方,就近指挥掠夺。而汉武帝反击匈奴后,中原不断对游牧民族进行打击,再加上汉朝的马政,使汉朝军队具备了长途奔袭能力,在这后期的漠北大战中得到证明。龙城若还临近边境,势必会不断遭受到中原势力的打击,匈奴龙城也只能不断被迫迁移。

在龙城考古出土了一个用汉字刻写的瓦当,上面书写着四个字“单于天降”。而这一事件无疑是发生在汉宣帝时期。彼时呼韩邪单于归降汉宣帝,并求取汉家女子,昭君出塞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反映。之后汉王朝攻灭了北匈奴郅支单于,呼韩邪这才请求北返单于庭(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恰恰证实了卫青奇袭龙城后,匈奴逐渐将龙城迁移到了漠北。

不像中原有长城、关卡守护,中原势力一旦主动出击,游牧民族将无险可守,而大漠和距离则是阻挡中原军队的唯一方式,匈奴将龙城迁移至漠北无疑与汉武帝之后,中原政权逐步建立对抗游牧民族的优势密切相关。而这也是卫青能够力压李广成为汉武帝最信任将领的原因之一。